Page 802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802
766 苏东水文集
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理论经济学和管理学有机结合起来,
吸收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合理成分,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
事情为中心,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
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是有中国特色的应用经济学发展的方向和生命力之
所在。
二、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本节主要阐述有中国特色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有中国特色的应用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
经济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扬光大东方优秀管理文化,吸收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科学成分。
(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研究有中国特色应用经济学,无疑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
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制度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有规律,还
提供了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许多原理、观点、方法过去是科学,现在依然
是科学,这些科学的成分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内容至今仍具有生命力和指导作用。 更何况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在马克思之后,已经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有了新的发展。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既包
括理论经济学的内容,也包含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对农业、工业和商业,以及其他一系列经济部
门和领域的发展规律,都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特别是在其伟大巨著《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入地分析
了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管理、工农业关系、商业发展和管理、服务业发展、产业结构发展等一系列应
用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撇开资本主义性质,马克思的这些分析也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工
业、商业和其他经济部门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我们今天研究有中国特色应用经济学具有重要的指导
作用。 因此,研究应用经济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加以丰富和发展。
二)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
(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认为资本主义是一部可以自发调节的机器,能够自行解决它的种种
矛盾。 西方传统经济学受财富观指导,研究国民经济和一般经济活动,研究个人消费的满足和市
场。 20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主线,基本上是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为主流。 凯恩斯主义经
济学兴起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称为传统经济学,但凯恩斯经济学仍被多数学者划归新古典经济
学。 这时传统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并存。 在这里,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是,
基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重大经济危机的教训和经验,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Ma y nardKe y nes )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抨击“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的萨伊定律和新古典
经济学的一些观点,改变了传统经济学对经济过程的考察多半采用微观经济分析方法、只从资源供
应方面寻找出路的思路和做法,着重探讨宏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调节问题,把确保有效需求的问题放
在研究的首位,首创了一套完整的国家干预理论,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的理论很快成为世
界上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经济政策的基础。 20世纪中后期,凯恩斯的追随者依据新的时
代需求,综合吸收其他学派的某些理论成果,形成动态性的后凯恩斯主义。 但是,随着垄断资本主
义固有矛盾的激化,国家干预经济不断引起一系列的新问题,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