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科學傳播電子書一草案
P. 11

台灣科學的競爭力世界有目共睹,翟本瑞提到無論是科學傳播的相關課程或

                   是科學影片的製作,他認為科學是需要傳播的科學,如果只是在課堂上的教育,
                   影響範圍還是有限。所以科學的普及若能夠透過故事影片的播送,它的效果必能
                   加乘,是教育的一環,也是科學知識傳播的重要管道。翟本瑞舉例,世界各地都
                   在發展機器人手臂來提升產能與降低成本,但日本卻反向發展人形機器人,主因

                   竟是他們對日本漫畫中的原子小金剛,有著實踐的想像!可見科學的發展有無窮
                   的可能性,而人類要突破努力的方向,就是必須擁有無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才
                   能讓科學傳播無遠弗屆。


                        無論是漫畫、小說、布袋戲影片,都述說人類渴望的潛在意念。所以科學的
                   發展,一個故事、想像,都可能帶動科學的發展,一個好的影片也必須簡要的解
                   釋科學原理,如此才更能夠深入人心。談到這幾年為科學傳播努力的歷程,翟本
                   瑞說,在推播課程之初,希望能分享給其他大學,但不是每個學校都願意接受,

                   期間即使只有兩個學校小規模經營,仍然不死心的持續努力推動,因為他認為那
                   是有意義的事。

                        新加坡在大約 20 年前,就提出以 1000 萬美金徵求 10 部影片製作,題材不

                   限,但必須以亞洲為主軸,唯一的條件是至少五部影片的導演必需是新加坡人,
                   同時會幫忙在全球播映,打破世界皆以歐美為主的觀點視野,成功的把亞洲觀點
                   帶到世界各地。反觀台灣,台灣擁有非常多科學突破的成就,卻沒有足夠的推廣
                   與介紹。台灣的新銳導演、攝影、編劇也非常優秀,很多年輕人有一些理想,卻

                   沒有足夠發展的環境。

                        翟本瑞強調,其實有兩種解決方案:一個是政府出資,一個是民間出資。科
                   技部目前提供的計畫仍然非常有限,如果民間能夠有系統的來幫助這些年輕的從

                   業人員,製作高品質的科學相關影片,對我們下一代年輕人,就是最好的學習教
                   材。翟本瑞認為,日本在過去 50 年拿下 30 個諾貝爾獎,就是基礎的科學教育普
                   及,實實在在的帶動興趣發展與思考想像,不求短線的收割。


                        他語重心長地表示,除了公部門之外,應該鼓勵民間支持科學傳播,讓年輕
                   人來做科學傳播,讓他們有追求價值的勇氣,面對未來的教育貢獻自己的心力。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