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科學傳播電子書一草案
P. 16
多培養跨域人才 讓科學傳播更親民 羅時成
一場尾牙宴竟然意外開啟科學傳播大門!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教授羅時成
當年拿到博士回台後,因友人的關係,陪同出席《科學月刊》(後簡稱「科月」)
的尾牙,與長官們有不少的交流機會,後續就幫忙一些演講、寫稿、與審稿的工
作,從此開啟他身兼多職的「科傳人生」。
羅時成畢業於臺師大生物系,服役前後在臺北市立民權國中任教,隨後至美
國修讀碩博士,於美國偉恩州立大學拿到生物科學博士後,轉往化學系做博士後
研究,回台後任職於陽明醫學院(今陽明大學),現為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客座
教授。歷任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研究所所長、研發室主任、學務長,國家衛生
研究院院外處諮詢委員會委員、國科會科教處諮詢委員會委員等,以及科學月刊
社理事長。此外,羅時成還曾榮獲教育部特優教師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主持
公共電視《為什麼》大眾科學節目,並以《肝炎聖戰》一書榮獲第一屆吳大猷科
普著作金籤獎,《台灣蛇毒傳奇》榮獲行政院新聞局「小太陽獎」的殊榮。
回顧和科學傳播結緣的過程,羅時成說,他完成學業返國前巧遇科月的創辦
人林孝信,談到科學傳播的議題,當年台灣的科學傳播僅有平面雜誌,因志同道
合的啟蒙與賞識,再加上意外參加科月辦的尾牙宴,從而串起這段不解之緣。除
了演講、寫稿、審稿外,寒暑假還幫忙辦理青少年科學營,也讓當時科月的社長
劉源俊(前東吳大學校長,現任《科學月刊》基金會董事長)看到羅時成的潛能。
「我看你跟這些青少年的互動很好!」劉源俊傳達公視要製播科學節目,正在物
色主持人,並詢問羅時成的意願,羅時成二話不說立刻答應。而這一連串的機會,
從科學寫作到主持科學節目,都為羅時成奠定科學傳播的基礎。
「我是明星!」羅時成雀躍地說著。中視給了週日晚上八點的黃金時段,播
出他主持的科學節目-《為什麼》,節目做了三季、共 39 集,把原先德國一個非
常短、不到十分鐘的卡通短片腳本,利用表演與問答的方式,帶小朋友來理解各
種科學議題,也因為加入互動內容,讓孩童更清楚科學知識。當初只有老三台,
因此收視率很不錯,宛如偶像明星般的羅時成,因此常常被小朋友認出是「羅老
師」,增加許多機會與家長交流科學傳播的意見、想法與討論。
「過去台灣講科學的故事都是翻譯書居多。」經驗的累積與長期的關懷,讓
羅時成開始想寫臺灣自己的科學故事。羅時成在學校服務屆滿十年後,有一年的
休假進修,一半時間在哈佛大學,同時思考能否利用剩下半年寫些臺灣的科學故
事。「那時候我心裡就有兩個故事:一個是肝炎、一個是蛇毒。」羅時成返臺研
究的主題早已設定好了,當時科月每年都會舉辦類似研討會的活動,因此有機會
上台報告蛇毒家族的故事,受到當時天下文化顧問周成功先生的鼓舞,展開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