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科學傳播電子書一草案
P. 17

計畫。由於忙著教學工作,無法全心專注寫作,於是天下文化介紹楊玉齡一同合

                   作。巧合的是,到陽明任教之初,楊玉齡剛好就是羅時成隔壁實驗室的助理。《台
                   灣蛇毒傳奇》的撰寫算是非常的順利,這本書從研究的角度、卻採用小說般的文
                   體來撰寫,算是很特別的嘗試。「還沒寫完蛇毒,竟然就開始規劃撰寫肝炎的部
                   分。」回憶起這段過程,羅時成仍然覺得不可思議。他說,當時訪問李遠哲後,

                   就在中研院的餐廳討論《肝炎聖戰》的初步內容,展開下一部作品的架構與規劃。
                   除了繁忙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外,兩本書出版間隔不到三年,著實耗費羅時成非常
                   多的時間與心血,期間雖然備感煎熬,但這對羅時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科學書
                   籍典範,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回顧在科學傳播的路上,羅時成長期與國科會有密集的接觸,幫忙科教處審
                   查案子。當年科教處為了讓台灣的科學研究留下紀錄,希望打破過去的文字出版
                   形式,改以影視形式來成就科學傳播,於是由羅時成負責蛇毒和基因工程的腳本,

                   並找來業界的製作團隊合作。「還好有關尚仁老師!」羅時成認為,關老師提出
                   一個大型的計畫,也順利拿到豐厚的預算,這幾乎可以說是台灣第一次正視科學
                   傳播的研究案。當時,計畫辦公室都還沒有正式成立,草創階段需要有節目製作
                   的專業團隊來協助,所以拍攝製作計畫邀請業者來提案,並找來專家學者協助審

                   查影片,也因此,羅時成才有機會與關尚仁結識,並持續幫忙審查申請補助的案
                   子,同時也成為計畫的共同主持人。

                       談及計畫辦公室這幾年的努力,羅時成認為,這當中除了關老師草創的篳路

                   藍縷之外,許多專家學者一同加入、深耕,還有經費的規劃與分配都是計畫案成
                   長茁壯的命脈。「一個給錢的、一邊要錢的,要錢的總覺得經費不夠啊!」為了
                   科學影片製作的細緻與完整,羅時成道盡許多業者想要投入科學傳播最為難的事;
                   但仍不少有理想、有熱情的製片、導演、編劇等,願意一同為科學傳播來努力,

                   他們耗費心力和不同領域與思維的科學家溝通,相互激盪出火花,還要與時間賽
                   跑,這些都相當不容易!「要讓一般民眾更認識科學知識,一定要加入金鐘獎!」
                   羅時成憶及當初關老師的堅持,透過計畫辦公室的推動,成功讓主辦單位在 2012
                   年第 47 屆金鐘獎開始設立「科學節目獎」(2017 年改為「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

                   過去七年入圍的作品,許多都是受到計畫補助的。「議題與拍攝製作手法的多元,
                   讓閱聽眾感受到,其實科學就在生活之中。」近年面對大環境的嚴峻,閱聽人普
                   遍缺乏耐心,科學傳播再也難以透過大量文字描述取得效果,而必須改以簡潔並
                   輔以大量圖片的方式來呈現,影片製作也必須考量收視者的注意力,甚至在媒材

                   上能有更多的創新。例如,從試吃小吃攤的黑白切來談食品安全,從品嚐啤酒來
                   了解酵母菌在釀造啤酒時的角色,就讓科學融入生活中。羅時成從過去撰寫科學
                   書籍開始,不斷的學習、適應與體會,長年付出心力持續推動科學傳播的發展。


                        羅時成還特別提到執行計畫過程中,關老師要求各廠商的影片內容,需使用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