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科學傳播電子書一草案
P. 19

持續閱讀接受新知 成就科學傳播之路  烏鈺涵


                        你會在什麼地方流連忘返?電玩店?還是遊樂場?對於千穆田文化事業發
                   展有限公司製作人烏鈺涵來說,圖書館,就是她最大的遊樂場與寶庫。比起到戶
                   外玩耍,烏鈺涵更喜歡閱讀,她笑說,自己從小個性文靜不太會與人互動,同儕

                   都覺得她特別怪異,她總愛待在圖書館閱讀,就連下課十分鐘也不放過,她會帶
                   著父親送給她的小書籤到圖書館讀書,上課時間到了,夾上書籤下節課再來,這
                   習慣也奠定她的閱讀基礎,深深影響未來的學習與工作態度。


                        烏鈺涵畢業於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研究領域包括科學知識
                   到科學節目產製過程,擔任計畫補助案《逆風飛翔》的製作人、編劇,中央大學
                   外拍實作課程講師,以《發現/回到大海的蛇》入圍第 50 屆金鐘獎非戲劇類節
                   目導演獎,現任千穆田文化事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曾經擔任過公務員,也做

                   過行銷主管,最後決定在節目製作深耕。烏鈺涵從事媒體相關工作已三十餘年,
                   製作過節目、也拍過紀錄片、戲劇節目,工作經驗相當豐富。她舉例,在大學教
                   企劃編劇時,有學生因為憧憬想辭掉原先工作,烏鈺涵馬上勸阻;她認為,全心
                   投入喜歡的事,也必須考量現實。烏鈺涵認同很多人想跳脫舒適圈,尋找自己的

                   興趣,但很多時候尋找的過程中,會因現實消磨熱情,最後喪失原本穩定的工作,
                   也找不到真正的目標,是非常不值得的。

                        談起與科學傳播的淵源,烏鈺涵在大愛電視台接觸寫作,因資訊科技背景,

                   透過幫地球科學節目的導演修改腳本,開始學習跟科學影片製作有關的工作。因
                   為烏鈺涵從小喜歡閱讀,接收的知識相當廣泛,任何主題皆能消化理解,當時遇
                   到對科學不熟悉的導演,她都會從旁協助,修改科學內容錯誤的腳本。長期培養,
                   再加上後天的機緣,讓烏鈺涵寫作之路暢行無阻;烏鈺涵表示,拍紀錄片時期接

                   觸很多國外的作品,深深體悟國外人才水平確實比台灣好,國外作品和國內相比,
                   切入點不同,腳本、畫面呈現也不同,在驚訝之餘也吸收許多新的想法。烏鈺涵
                   說,她願意接受新知,且喜愛接受多元的觀點。


                        由於深知自己的弱點在於只會寫論述,不會寫抒情文章,烏鈺涵於是努力閱
                   讀詩集彌補不足,寫腳本的功夫也是靠自己摸索,後來在一次因緣際會下幫忙寫
                   腳本,一路修改了四個版本後,進入剪輯階段,卻突然有了新的建議,就決定再
                   改一次。那時,烏鈺涵第一次接觸到外國倒敘法來寫腳本,想嘗試新的風格便決

                   定再修改一次,烏鈺涵苦笑說,下午決定的事晚上就交了第五版,但也從那次之
                   後,奠定更多元的腳本寫作風格。

                        影片拍攝要有好的腳本,而好的腳本則需要洗練的文字訓練與詮釋。烏鈺涵

                   一直都喜歡閱讀、發現新知,對她而言,看到新事物只會引起更大的好奇,會去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