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科學傳播電子書一草案
P. 24
科學動畫求真求實 扎根孩童科學素養 安偉民
遠離喧囂,在一間巷弄間的文青咖啡館,和利得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安偉民分享,這些年在科學動畫影片製作的趣事與點滴,中途被一通電話打斷,
安偉民熱切與對方溝通合作意願。原來是先前安偉民主動出擊,與國立海洋科技
博物館聯繫,釋出承辦科學卡通夏令營的意願,希望結合雙方資源,吸引學童參
與,讓科學傳播有不一樣的面貌。
安偉民畢業於政戰學校影劇系(今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應用藝術系影劇組),
曾任職電視台編劇、導演、製作人、頻道總監、副總經理以及電視金鐘獎動畫節
目獎評審等職務;曾獲國軍文藝金像獎電視劇本類銀像獎、金鐘獎兒童節目獎與
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並以《大嬸婆與小聰明》入圍行政院新聞局小金鐘最佳
兒少動畫節目、數位內容衍生商品評選優勝、經濟部工業局國際級數位內容雛形
獎與數位內容優良產品獎等殊榮。
談起與科學傳播的結緣,安偉民回憶,在一次聚會中偶然得知科技部推廣計
畫主軸,與他製作的動畫可以有所連結,於是就和漫畫家劉興欣老師合作,推出
《大嬸婆與小聰明》系列科學動畫電視影集。《大嬸婆與小聰明》一共有五十個
單元,講述的是生活周遭各種科學現象的教育內容,涵蓋科星象、保育、生態、
創意、發明、人際關係和生活教育等等。新版動畫主角中,「大嬸婆」代表傳統,
「小聰明」代表科學,「阿三哥」代表發明創作,「機器人」代表科幻,「丁老
師」代表教育,同時配上國語、台語、海陸腔與四縣腔的客語、英語等五種語言
版本發音,兼作兒童母語學習輔助教學,堪稱台灣第一部完美的教育卡通影片。
安偉民指出,《大嬸婆與小聰明》的執行難度,與過去作品相較大幅提升,
雖然內容已經和專家學者討論過,但卡通動畫的觀眾以孩童為主,如何拿捏動畫
內容並通過專家的評判,真的是煞費苦心。安偉民強調,不論是虛擬或真實、科
幻或發明的故事,都是在探討快樂的本質,希望孩子有健全的身心,激勵他們的
熱情,更希望小朋友們學習《大嬸婆與小聰明》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
近年來,安偉民攜手蔣時盛導演,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合作《海洋鮮聞》,
以海洋科學和人類生活為主題,將科技部的海洋科學研究成果,轉譯成適合學童
與大眾觀賞的素材,內容探討環境氣候變遷對海洋生態的影響與衝擊,分成「海
洋在地球扮演的角色」、「海洋的科學特性」、「改變中的海洋」、「海洋觀測技術」
等四大主軸。每則影片由新聞主播「海龜」與海洋專家「海象」,以活潑趣味、
深入淺出的新聞播報方式,加上海馬、寄居蟹、小丑魚等可愛的海洋動物,帶領
學童認識海洋,一起扮演海洋環保小尖兵,進而普及全民海洋意識,達到臺灣以
海洋立國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