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科學傳播電子書一草案
P. 25

安偉民長期深耕科學動畫影片製作,與政府計畫案有合作默契和基礎。他特

                   別提到,計畫體系必須更具完整性,借鏡日本、韓國經驗,營造以科學傳播為主
                   體的市場。安偉民認為,以台灣市場而言,並不像 Discovery、國家地理頻道擁
                   有知名度與完整分工體系,因此建議政府可先從幾家本土電視台著手,使用有趣
                   的宣傳、行銷手法吸引投資,再尋求贊助商的溝通與協調;在商業與非商業中找

                   到平衡點,以選材、行銷、推廣這三步驟為策略,先著眼國內市場,接著開發國
                   際市場。安偉民強調,科學傳播的主題定位尤其重要,以長遠眼光來說,影片製
                   作內容以非即時性、融入生活中為佳,以生活實踐作為基礎,而非概念性的認識,
                   才能吸引觀眾,產生最大效用。他認為,市場上充斥大量商業節目,但對於教育、

                   科學推廣節目卻少之又少,自己願意付出大量心力於科學領域,是因為科學、科
                   技的進步與國力無法分割,我們必須培養國家未來主人翁的科學素養。

                        科技部近年推動科普產學合作計畫,結合大專院校、學術研究機構與媒體傳

                   播公司三方合作,目的為提升國民科學素養,有幸參與此計畫的安偉民表示,網
                   際網路發達,使大眾接收資訊管道變得多元,相對於傳統紙本教學,透過影音傳
                   遞更能讓孩童產生互動性與好奇心,打開他們對於科學知識的視野與興趣。他投
                   入大量資源製作卡通動畫,希望提供下一代健康、有娛樂性、知識性、教育性的

                   節目內容。安偉民堅持繪製本土卡通動畫,敘述台灣在地故事,進而讓世界更認
                   識台灣。他說,數位媒體仍是目前火紅的產業,但經營起來還是很辛苦。只要市
                   場肯定,科學影片是具有永續性與周期性的產品,透過知識管理與影視製播人才
                   的培育,不斷複製成功的模式,科學傳播產製的作品才能占有一席之地。


                        曾經爭取過幾次的科普計畫補助,也曾與許多專家合作過,安偉民指出一些
                   必須調整的觀念與方向:首先,計畫必須有跨部門的協商支持與系統化的推動。
                   其次,減少繁複的行政程序,改善計畫進行時程,讓科學傳播更有效率、更有成

                   效。最後,持續創造話題性與整合行銷策略,讓大眾能主動參與互動、了解科學
                   知識的本質。如此一來,循序漸進將科學傳播發揚光大,這也是國家政府必須支
                   持的前瞻計畫。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