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科學傳播電子書一草案
P. 29
立高雄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舉辦「愛在科學傳播時」微電影競賽,鼓勵不同領
域學生組隊參加,邀請大家「以愛探索生活,以愛傳播科學。」《瘋狂研究室》
則是以異業合作方式,更新 APP、體感遊戲、電子書等發行活動,搭配新媒體多
元型態,開創科學影視內容加值服務,落實科學傳播多元面向,不但培養科學傳
播人才,亦為影片創造話題、提高科學傳播能見度。
談及以動畫傳播科學,楊歸穎認為,動畫能夠傳達科學之美,當人們不了解
科學時會害怕,動畫透過控制光影及 TONE 調,把無形的東西變有形,表現事物
純粹的美感,且不受現實拘束;動畫還能夠呈現科學的生命力,讓角色具有主動
性,與觀眾有所互動;動畫更可以跨越語言隔閡,像是利用擬人法、圖像示意法
等,讓不同國家、語言的人都能夠了解內容。
不同領域的溝通是科學傳播最大的挑戰。楊歸穎說,她常常扮演編劇與科學
家間的橋樑,要讓人文背景的編劇懂得科學家傳遞的知識,是非常不容易的,正
因如此,要把科學元素自然融入適當的情節,是兩方合作得不斷磨合的。為了扮
演好這座橋樑,楊歸穎常常自己先讀過資料,請教專家學者確認理解無誤,才與
編劇溝通科學故事,探討劇情設計與發展,而這些轉譯的功夫也是長期累積的智
慧結晶。
楊歸穎提到《無限進化 Evolution ∞》時指出,不同專業領域交流,有時
會激發非常好的創意,例如,中研院統計科學楊欣洲博士就建議主角在浴室的那
場戲,從牙刷結合染色體偵測概念,可以偵測阿茲海默症的可能基因,讓劇情交
織出科學知識的想像與親情之間的牽絆。楊歸穎帶領團隊打造整合動畫、漫畫、
音樂三個領域的佼佼者,共同推動《無限進化 Evolution ∞》的科學動畫影片,
結合跨域的智慧化科技來串連故事發展,眾多科學家與製作團隊激盪創意,凸顯
現實社會許多不完美,但科技總能提供無限可能,帶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這
齣長達 46 分鐘 4K 的 3D 動畫影片,除了製作團隊齊心合作,也歸功國家高速網
路與計算中心提供的「GPU 算圖農場 SaaS 服務」,在亞洲第一個虛擬化介面平台
(VDI- 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上調整參數、完成高效能運算,運
用科技實力來創造人文價值。
楊歸穎指出,科學動畫影片的製作,比起其他影視產製,前置作業時間拉得
較長,成本相對更高、資源相對更少,更需要克服自己複雜的情緒。她希望,除
了最重要的資金補助外,科學家與傳播專家可以相互合作,集結不同領域、不同
專業,創造更多的可能,使更多優質的科學作品邁向國際,讓全世界都可以看見
台灣科學傳播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