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科學傳播電子書一草案
P. 32
把科學說得生動有趣 「成功」的仿生科學家 李旺龍
推動科學傳播需要整合各方力量,科學傳播的南部據點就以國立成功大學與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為核心學校,而關鍵人物就成大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人稱「阿
龍師」的李旺龍教授。
親切隨興、平實風趣,深受學生喜愛的李旺龍,真的是位「成功」的人!從
大學到博士一路都在成大機械工程學系就讀。曾任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現為國立
高雄科技大學)機械系教授兼系主任、成功大學奈米科技暨微系統工程研究所副
教授,並擔任多項國內外著名期刊審查委員。主要研究專長為微機電系統分析、
氣體運動理論、氣體分子潤滑理論、熱傳逆問題、磁紀錄器系統動態分析、稀薄
氣體流動分析、微管流及微流體力學等。藉由兩次國際學術訪問機會,李旺龍不
僅促成高科大的國際交流,還開啟多元研究取向,致力於仿生學的探究,以及科
學傳播的推廣之路。
連辦十七屆的「週日閱讀科學大師」,是李旺龍一手催生的科學教育科普講
座計畫,由科技部指導、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成功大學、高雄科技大學與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共同合作承辦。主要目的在提
昇一般民眾對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及工程科學的關切,並引發青年學子對科
學研究產生興趣,讓科學教育普及至社會各階層,可以說是講座最重要的宗旨。
另外還有深受全國中學生喜愛的「臺灣科普環島列車」,由科技部主辦、成功大
學、臺灣鐵路管理局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合辦,讓高中生在環島列車上帶領學童、
家長及遊客開心玩科學,至今已經辦了四屆,許多縣市和學校爭相參與,廣受好
評,也是李旺龍一手策劃執行。
談起與科學傳播結緣的過程,李旺龍開笑稱是關尚仁教授對他展開的「誘導
計謀」!他說,因為學工程的人是很隨興的,老覺得學傳播的人有什麼厲害?怎
知在一場研討會中,坐立難安的李旺龍接受關尚仁老師邀請,擔任名為「科學家
如何面對媒體」場次的主持人,在無人願意扮演 Discovery 頻道主講者的情況下,
李旺龍只好硬著頭皮上場示範,沒想到竟然開啟他接觸「傳播」這件事的機緣!
爾後關老師提議李旺龍開設「用攝影機說科學故事」的課程,當第一堂上課
時,李旺龍向來自理工學院的學生開玩笑地說:「我們要在這三週把傳播人幹掉!」
結果三個星期過後,事與願違,既無法幹掉學傳播的,還發現諸多有趣的體悟,
原來想像中的傳播與教出來的傳播是不一樣的!李旺龍坦言,對科學很在行的人,
看到「科學傳播」或「科普」等名詞時,總是會習慣性地用日常生活經驗去想像,
因此產生許多誤解和認知。他致力結合成大、高應大、高第一、中正、南華、長
榮等六所學校的遠距教學,要求學生在課程結束後,做出一本書,方法是學生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