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杜什悅論文
P. 6

聚零为整地生成华文文学的世界性影响,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从传播学的

                   角度结合洛杉矶华文文学的传播者、传播动力与传播效果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在海外华

                   文文学持续发出自己的声音的过程里,它的人文价值与学科意义正是在“他者”传播到
                   “在场”接受的发展中得到回音与响应。


                       (一)形象建构与“他者”去魅
                       海外华文文学一度作为被异化的他者而受到关注,既不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范畴,

                   也不进入外国主流文学,处于文化的夹缝中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但随着中外交流日益密

                   切,世界范围内华文写作者形成规模,大量优质作品涌现,文学发展与文学研究呈现出

                   蓬勃新现象,学科建设不断推进,研究投入日益倾斜,这个在异国成形的“他者”也越

                   来越多地通过诉诸情感、诉诸理性而实现去魅传播,建构起另一种同属华文文学的形象,

                   拉近与国内读者的心理距离,被人们认识与接受。

                       人同此情的情感诉诸。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修辞学被认为已可见现代传播学雏

                   形,修辞学三要素之一的情感诉诸在海外华文文学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仍然有着相通的

                   呈现。《作品选》中,陈森的《母亲的微笑》回忆了乐观坚强为子女撑起一片天的母亲,

                   山杉的《相守的承诺》探索夫妻婚姻的真谛,王维民的《圣诞礼物》讲述母女共同成长、

                   彼此影响的温情……亲情、爱情、友情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一篇篇文章将生老病死喜怒

                   哀乐的普遍情感一一道来,字里行间勾勒出的形貌无比亲切,通过华文这一承载了作者

                   读者共同文化传统的桥梁,文学主体同我们的情感距离被无限拉近。
                       心同此理的理性诉诸。修辞学要素之一的理性诉诸同样有所呈现:山杉的《人生就

                   是一枚陈皮梅》旷达地将自己的生命历程类比一枚陈皮梅的制作过程,书写人生的况味;

                   赫景秀的《幸福的穿越》对小说人物人格的变形发出叩问;杨慰慰的《假如可以重新来

                   过》描绘责任与诱惑间的两种选择……尽管人生经历不尽相同,海内外环境也有差异,

                   但《作品选》以散文、小说等多种形式表达的对普世性生命意义、生存方式、伦理人性

                   问题的思考对我们而言同样具有价值与意义,由此也建构起既有感染力又有说服性的海

                   外华文文学传播主体形象。

                       (二)传播动力与“在场”意义

                       海外华文文学的传播与接受有其内在的动力,共通心理的补偿、时代传统的过滤等

                   内在动力机制让海外华文文学实现了传播与接受中意义“在场”,即以直接的、无遮蔽

                   的、敞开的经验使其现实意义与学科价值更容易被接受。

                       共通性的心理补偿。海外华文文学产生于海外华人华侨团体的书写活动,洛杉矶华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