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杜什悅論文
P. 7
文作家黄宗之曾这样讲述他如何走上新移民文学作家的道路——“在异乡漂泊的忐忑中
寻找精神归属,从孤寂思乡的惆怅中寻找家国的认同,从没有依归的迷茫中寻找自己文
[1]
化的根” 。《作品选》以各自分散的视角抒发感悟、进行思考,主体从“异乡异客”
转向“两栖人”的心理补偿是其传播的最初动力。这一动力也因为读者与作者心理的共
通性而反过来推动了它的接受。共享历史经验与文化心理,对意义主体的出发点与立足
点有着天然的理解,跟随文本前进的过程中更容易身临其境,是华文读者获得“在场性”
的首要条件;城市化浪潮下越来越多人从安定的家乡进入快节奏的都市求学、求职、定
居,从故乡到异乡,从祖国到异国,现代化环境中个人的生存处境具有不同程度的相似
性,是华文读者实现“在场”意义接受的另一重要条件。
传统和时代的过滤。海外华文作者以汉语为基本写作语言,内化并延续在民族语言
文字中的思维形态、体认习性、感知方式在异域写作中再一次被唤醒,传统的这一过滤
使海外华文文学具备了先天的意义“在场性”。除此之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海外
华文文学的世界视野、跨越与融合的深刻体验为华文文学补充、添加了汲取自多元文化
的新质素,“不仅建构自身族群的文学史和命运史,而且为丰富华文文学历史,特别是
[2]
中西跨文化交流以及中国文化现代性等方面起到中坚或中介角色” ,在现有文学学科
的基础上以另一种可能的路径探索文化的整体性与延续性,从而扩展了海外华文文学作
为一门学科的独特价值,获得了更宏大的时代性在场意义。
《新世纪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作品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而具体的切入角度,
沿着“心声——言说——回响”的内在脉络,探索其创作背景与创作特点、言说方式与
言说目的、意义的传播与意义的接受,从中我们读到海外华文作家如何寻找自己的声音、
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捕捉他们字内字外的“心声”,走进“言说”的精神世界,凝视
一种独具参与性与在场性的文学如何获得自身的意义空间进而进入更广大的意义空间,
在言与意的思考中获得新的认识与感悟。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1] 黄宗之.从疏离迈向融合的实践[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01):72-75.
[2] 庄伟杰.异同中互动的跨文化风景——美国华文文学与华裔美国文学辨析与描述[J].中国比较文
学,2011(01):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