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Important Chinese Art Sothebys March 2019
P. 101

時至今日,學術界則多認為其實源於
            漢。Peter N. Gregory 稱,武周治下,此
            經受禪宗奉行,流傳於洛陽一帶;又言
            此經雖疑為漢撰,然取天竺佛教奧義而
            入中土文化氣脈,之於佛典漢化,意義
            非凡(見《Tsung-Mi and the Sinification of
            Buddhism》,檀香山,2002年[1991年]
            ,頁54起)。禪宗尤受此經之惠;華嚴五
            祖,宗密禪師,於唐代佛教威望極高,
            亦讚之不亞於《華嚴經》,謂「將欲弘
            闡法門,簡其要妙圓通了義,莫尚《華
            嚴》……然且部帙浩瀚,義理縱橫,初心
            之流造次難入……以投頓悟初機,即不如
            《圓覺》。」(引自 Gregory,頁54)

            此本《圓覺經》,天子御書,必作內廷
            恭造之式。乾隆御筆,字跡儼然,寫於
            黃箋。白描佛陀及韋馱,筆觸纖巧,以半
            身像繪就,更顯偉岸,殊為珍罕。開卷即
            見佛陀,衣袍寬綽,面容慈藹,右手二指
            拈蓮花,與耳齊高,象徵宣弘佛法;天神
            護法韋馱,攜持寶劍,置於經冊之末,
            護衛佛陀教化,面容篤定泰然。每冊背面
            又以硃砂書藏語三字禱文,表示此經已被
            開光。八吉祥圖,以八尊蓮華寶座各擎一
            徽,又結緞帶,繁美富麗,足見乾隆御製
            之精工巧藝。

            細觀此經,各處細節均見御作之式。所用
            寫經紙,宮廷御製,意仿北宋著名紙品金
            粟山藏經紙。據載北宋年間,浙江金粟寺
            製紙寫經,其紙可久存而不朽,經歲月
            荏苒而墨色如初,故備受後世推崇,又因
            存世極少,歷來皆被奉為至珍。此經兩冊
            共由四十二張寫經紙折成尺寸相同冊頁,
            後粘接而成,每張紙長度不一,故所折頁
            數亦不相等,從一至九,九為極數。每冊
            背面其中一張紙上角處可見一方黃籤,分
            別墨書「九」及「五」字,恰好與其紙張
            所折頁數相符。此經每開均見九道豎格,
            利工整,以便天子書寫。豎格繪製嚴求精
            準,每開皆扎出極小針孔定位四角,繼扎
            出縱向對孔,再以墨線連接成格。

            經冊裝裱亦不遺餘力,函套、書衣皆擇
            錦面,金地彩織五爪龍紋及「萬」、「
            壽」字樣,象牙別子雕龍染茜。除此本
            外,目前至少已知另外還有一本乾隆御筆
            《圓覺經》,亦為兩冊,寫於乾隆二十一
            年,錄《密殿珠林》,載《密殿珠林石渠
            寶笈合編》,冊3,上海,2011年,頁29
            (下)。









                                                                                                             99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