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Vol 9 (4) 2022 (3)
P. 36

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妈妈的怀抱里,在术前等待区正在和妈妈一起欣赏动画片,忽然一名穿白大衣的外科医生经过,

               患儿神情突然变得紧张,面部变得扭曲,随之而来的就是扑到妈妈怀里开始抖动和哭泣。后来了
               解下来才知晓原来患儿在外院经历过一次手术,当时孩子伴随着哭闹,强行和妈妈分离,也不知
               道孩子后来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应激以及后续的麻醉诱导及苏醒过程,总之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孩子
               经常做噩梦,至今患儿只要看到白大衣,其不寒而栗的心理问题就直接表现出来了。


               (二)小儿术前焦虑评估


                   临床上有关小儿术前焦虑的研究也逐年增多,基本证实儿童术前焦虑与患儿的年龄和气质有
               关。一个成功的小儿麻醉计划必须考虑到术前焦虑这些因素。年龄作为术前焦虑的影响因素,多
               项研究显示低龄患儿术前焦虑发生率远远高于年龄较高的患儿,不同年龄的患儿术前焦虑的表现
               形式也有所不同:6 岁以下主要表现为分离焦虑,而年龄较大的儿童常常表现为对手术可能带来

               的疼痛造成的恐惧,以及对自身疾患残缺自卑心理等引起的焦虑。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7
               到 8 个月龄的患儿中即有发生分离焦虑,在 1 岁的低龄患儿中达到高峰;②小于 7 个月月龄的患
               儿与父母分离时常常不存在分离焦虑,可采用舒缓的声音、拥抱等肢体方式来安抚患儿,并将禁

               食时间控制在最短时间内,以利于顺利进行诱导;③小于 3 岁且大于 7 个月的患儿则经常表现为
               严重的分离焦虑,此时可能更多的需要我们采用干预手段来减轻患儿的术前焦虑;④小于 6 岁且
               大于 3 岁的患儿的术前焦虑主要存在于对手术本身的恐惧,应对手段重点在术前和麻醉前的宣
               教;⑤小于 12 岁且大于 7 岁的患儿,此阶段的应对手段包括让患儿更有效地参与到术前准备和
               麻醉诱导过程中,有效的术前宣教,观看科普宣传讲解视频,有报道发现在麻醉诱导时让患儿自

               己持有面罩可能也是有效的干预手段。

                   术前焦虑还与患儿的气质有明显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患儿如果存在日常的消极情绪、易激

               惹、性格内向和逃避行为,术前焦虑发生率会升高。另外术前存在心理问题的患儿在转换或等待
               时术前焦虑也大大升高。因此,对于既往存在焦虑、抑郁、自闭症等问题的患儿,需要格外关
               注,部分存在精神问题、发育或行为障碍的儿童在麻醉诱导阶段甚至需要第一时间实施药物镇静
               或束缚等措施来获取患儿的配合。此类患儿通常在术前访视中能够及时发现,因此手术前一天负

               责此麻醉的医生应术前进行多方位沟通并制定合适的术前分离和麻醉诱导计划。

                   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麻醉医生通过术前访视与患儿和家长交流,初步了解了患

               儿的基本特征,判断患儿术前焦虑情况,并把特殊的患儿情况及时发布在工作群。手术当天孩子
               在父母的陪同下进入术前等待区,安排专业的麻醉护士结合麻醉医生术前访视内容再次评估患儿
               来到陌生环境后的焦虑分级,根据最终的评估结果,汇报主麻医生,最终制定合适的干预措施。


                   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关注到患儿焦虑状况并一眼即可识别出患儿的焦虑分级,我们给每个孩子
               制定了红、黄、绿三种不同颜色的标签,代表患儿的合作程度,绿色表示配合,黄色表示一般,

                                                                                            P a g e  35 | 65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