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Vol 9 (4) 2022 (3)
P. 39
Vol. 9, No 4, 2022
2. 药物干预
药物镇静干预使得术前焦虑等级较高的患儿有了最后一道安全的屏障。儿童术前用药的主要
目标是缓解焦虑,使患儿顺利与父母分离,并配合麻醉诱导。目前我们常用的术前镇静药物有咪
达唑仑、右美托咪定、艾司氯胺酮等。
咪达唑仑为水溶性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起效快、顺行性遗忘、呼吸抑制小等特点,是儿童
最常用的镇静药。对于术前焦虑程度较高且无法配合开放外周静脉的 6 岁以上儿童,通常选择口
服给药,剂量为 0.5 mg/kg,极限量为 20 mg。口服用药后 20 分钟患儿往往开始表现为安静合
作。因咪达唑仑味道较苦,我们通常与少量糖水或低浓度果汁配伍以提高患儿的接受度。对于有
静脉通路但不能实现平稳分离的焦虑患儿,可以直接经静脉推注 0.05–0.1mg/kg 的咪达唑仑,
待患儿达到合适的镇静水平,再实施平稳与父母分离进入手术室。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度特异的强效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从而产
生镇静、抗焦虑等作用。因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较差,多采用经鼻腔给药。我科对于 3 岁以下婴
幼儿,等待区术前 30 分钟经鼻滴入 2-3µg/kg 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可以平稳与父母分离。其使
用的局限性包括起效时间长,以及高剂量用药后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机制类
似于自然睡眠,患儿在入睡后会因外界刺激突然惊醒,包括面罩吸入七氟烷等操作,均可导致吸
入诱导过程失败。
艾司氯胺酮是氯胺酮的右旋异构体,通过作用于 N-甲基-D-天冬氨酸( NMDA) 受体和阿
片受体发挥镇痛与镇静作用。艾司氯胺酮的药效大约是氯胺酮的两倍,生物利用率高,即达到相
同麻醉效果的使用剂量仅为氯胺酮的一半,从而因剂量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大大降低。且艾
司氯胺酮具有恢复期短、术后疼痛少、认知功能恢复快和精神副作用发生率低的特点。艾司氯胺
酮应用还可以预防右美托咪定的心动过缓和降压作用,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艾司氯胺酮可能对
患者更有益。前期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实施术前镇静的临床研究证实,右美
托咪定联合艾司氯胺酮滴鼻液可以产生令人满意的镇静效果,有助于使儿童能够平静地与父母分
离。同时艾司氯胺酮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因此诱导期丙泊酚的注射痛发生率也大大降低,进一步
保障患儿麻醉诱导平稳,并且不会出现血流动力学波动和呼吸抑制。对于不能合作、发育迟缓或
自闭症儿童在进入手术室之前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可安全、有效发挥镇静镇痛,有利于患儿与家
长顺利分离,避免围术期躁动等不良反应。文献报道艾司氯胺酮仍有发生流涎增加、出现谵妄和
恢复时间延长等不良事件,因此应做好临床使用艾司氯胺酮术前镇静的监护及抢救工作。
P a g e 38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