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李沧教工
P. 69

LICANG      FACULTY        ※ 明师风采 ※             LICANG      FACULTY

                   景”,终其一生恐怕都难以抵达。而在人际关                        究,使全校教师在专业成长道路上有了长足进
                   系之外,在专业问题上,在研究过程中,自己                        步,我“推波助澜”,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在
                   愈发变得严谨、慎重。这里只表一端。有一段                        全市范围内掀起“微型课题”研究热潮,使这
                   时间,我狠下工夫读了一阵子书,一下子接触                        一草根化研究方式由星星之火而成燎原之势,
                   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新概念,和一线老师                        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响应。这是研究机制的一种
                   交流,不经意间会冒出几个新词,什么“工具                        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我和广大教师携手共进,

                   理性”,什么“解放兴趣”,过了一点点“学问”                      一路上见到许多新异的风景,也不时“诞生”
                   的“瘾”。不久,我便感到这些于己无聊,于                        出一些“精彩的观念”(美国教育家达克沃斯
                   人无补,于是开始潜心揣摩、研究一些现实的、                       有《精彩观念的诞生》一书)……
                   本真的问题,开始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与                            在教科研岗位上一晃已有七年多,两千五
                   路径。再后来,我痛感“大话好说,小事难为”,                      百多个日子,在我个人的教育世界里,“太阳
                   我要从小事做起,我要做小事,致力于微观、                        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会迸出一些新念头,
                   局部或细节问题的解决,“改变一点点,一点                        一点新思维,这些念头和思维或许是荒诞的、

                   点改变”。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最近十多年来                        谬误的或空想的,但正如吕型伟先生所说“胡
                   把研究的重点转向文学的微观领域,他说,文                        思乱想与奇思妙想是孪生兄妹”,其中有一些
                   本解读是对作者心灵的“解密”。教育研究又                        元素是有价值的,并且,它们已经在一定范围
                   何尝不是如此?亦应在具体而微的问题上深                         内和一定程度上转化成为某种现实的教育生
                   入“解密”。从一个角度看,这就是一种“履                        产力。
                   冰”的方式、态度,它意味着脚踏实地,求真                            很想自己是一个胸有城府、从容淡定、“从
                   务实,因而是科学的方式、科学的态度。                          心所欲不逾矩”的人,自己也在朝着这个方向
                       再说“践新”。我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又                      不断前行,但我知道,这些毕竟是可望而难及
                   对名利等等比较淡泊,人格中有平和的一面,                        的“化境”,所以,我告诫自己,“履冰”之心

                   平和是好,但也容易滑入平庸之境。一般地说,                       不可无,而同时又须有对新问题、新事物、新
                   这一人格特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养成,但我又                        领域的不断瞭望。
                   确乎有一点创新的思维。上述诸多元素构成了                            “终身成长”
                   个人心性结构的“对立统一”,而创造心理学                            这第四个座右铭大概会是最后一个,因为
                   表明,创造性人格往往是矛盾、对立性格因素                        它已经把有关个人未来生活、事业、命运的思
                   的复合体。如此看来,我也勉强算得上是一个                        考、筹划、理想等等“一言以蔽之”。
                   “创造(创新)型人才”。过去做普通教师时,                           这个座右铭是别人“催生”而成的。一所

                   我对文本解读常有异乎流俗的新见,而且每每                        学校请我和教师们谈谈专业成长,我首先想到
                   得到一些理论的支撑,得到名家的“印证”;                        的是青年教师,校长说,学校中、老年教师也
                   作文教学尤为我所钟情,每隔一段我就会“鼓                        不少,他们同样有后续发展的问题,我这就想
                   捣”出一个“新玩意”,有的也许会被人视为                        到“终身成长”四个字,心里顿时一阵激动:
                   旁门左道,而学生却兴趣盎然,且行且思,我                        是啊,“生命不息,成长不止”,还有什么比“终
                   较早便提出并初步建构了自己的作文教学“对                        身成长”能更好地表征当下教师职业生活、人
                   话观”,这还在新课程实施之前;成了教科研                        生使命的应然状态?我立即上网,发现只有一
                   人员后,我更时时有较具创意性的举措。譬如,                       位名叫董桄(guàng)福的直销人士,在他的
                   市内有一所不见经传的学校,开展微型课题研                        演讲中谈到,直销有十六种魅力,其中第十三


                                                     李 沧 教 工    64
                                                     季刊/2018.01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