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小市民心聲---從盼望到失望
P. 78
這是長足進步,他要向 90 至 95%不收錢的法官道歉。」
筆者從 1995 年打官司,接觸的司法官不少,知道收賄者多,這
是執業律師不敢說,其實與 30 年前比較,有過之而無不及。收賄就
亂判,負責查辦的評委都是自己人,亂搞不會有事。2018 年出任評
委會林洲富法官,經許宗力指定為召集人,2011 年涉入最高院法官
蕭仰歸關說案,爆光後,只辭召集人保留評委,這樣的司法,誰說
台灣法院不黑暗?
2016 年司改會舉辦評鑑記者會,提出司法個案移送監察院數
據。從「評鑑制度」實施後數目變少,移送比率降低到 10%以下,
這不是司法改善而是檢舉案件,檢評會直接駁回,檢察官違失「官
官相護」更是惡化。2014 年檢評會 30 件決議,僅 3 件移送,多數
案件逾期駁回。為何檢評會案件這麼容易逾期?司改會認為依《法
官法》,請求評鑑檢察官,必須在「案件偵結二年內」提出。
問題是起訴案件後,就是漫長審判,甚至纏訟十年以上,民眾疲
於應訴,無暇檢舉檢察官,等到判決確定早已逾期。由此可知,司
法官個案評鑑制度無理,外部監督機制不足。因此,有人呼籲檢察
官應公開結案書類,或處理案件時掛名,讓人都清楚,檢察官處理
那些案件,為此負責,不是躲在司法黑箱下逃避監督,才能使司法
改革踏出一步。
司法官亂判不能自省,只能仰仗監察院,歸納說蔡英文司改無
能,才需要監察院,29 位委員每月 19 萬元薪資,外加調查員、司
機及監察院運作,每年花費 9 億元,說明蔡的司改只為騙選票,而
且騙到後,還食言而肥。
蔡不廢監察院,反補足 11 名監委。2018 年 1 月立院行使同意
權,提名的監委有一特色都主張廢除監察院,這種既廢除又就任,
讓國民黨找到拒投理由。倒是陳師孟答詢,宣稱若當選將「三分打
老虎,七分打恐龍」,三分是指「貪腐法官」,七分是指「辦藍不辦
綠」法官。他透露想查的案件,是馬洩密的一、二審法官。陳的回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