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马来西亚华人传统宗教的式微与复兴之路
P. 21
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在微观层面当中,受到多种心理因素影响并因此形成的内在
之“自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这当中其中一种心理因素,就是为了满足自己,能够
在精神层面上建立正面而坚定立场以对生命的意义更加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世界
观的需求。一旦自己这方面的需求无法得到很好的回应或者满足,那么进行宗教转换以寻
找更能满足自己需求的做法就成了必然。Naved(2019)等学者通过对一位从犹太教皈依
到佛教的犹太裔女性之观察,发现了这种精神需求的存在(Naved,Anca 和 Anjuman
2019)。在作为一个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犹太裔,她曾经经历过迫害,同时由于其宗
教背景的关系,这也让她饱受歧视。由于这一些痛苦的经历使她重新思考与审视了自己对
宗教的想法,以及自己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最终,由于相关的心理需求可以得到很好的
满足,她决定皈依佛教。回到马来西亚来看本土华人传统宗教的发展,是否也基于同样的
理由,因精神层面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导致华人皈依到其他宗教?这一些华人是否对自
身处于华人传统宗教中时感到不适,因而做出个人选择,以便寻找一个能够帮助他们满足
精神层面需求的宗教?当然,无可否认的是尽管这些心理因素有可能导致华人做出转换宗
教的决定,但不能忽略的是,这些心理因素亦同时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最后,当这一
些心理因素成型并共同发挥作用时,就构成了推动人们转换宗教的成因。
家庭乃是微观层面的社会生态环境中的重要部分,所有个体都归属于各自的家庭并
且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微观层面之社会系统当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之内容与形式将直接
塑造一个人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纵使是一个华人,在一个拒绝华
人传统宗教信仰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话,那这一个华人,也很可能会选择信仰非华人传统
宗教。这将为非华人传统宗教在开拓华人信众的市场方面,创造出更多的机会。根据 Hall
(2006)的说法,华人因身处于现代化的时代当中,因此整个族群的文化都在处于变革状
态(Hall 2006)。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许多华人家庭都选择不再坚守传统的中华文化价
值观和信仰,同时也不认为皈依到非华人传统宗教会是一个问题,毕竟在以往,或许华人
转换宗教信仰到非华人传统宗教如伊斯兰教或基督教也许会面对较大的阻力,然而今日许
多华人都可以很“开明”的表示人类传统的文化障碍已不复存在,这样的转换也不再是什么
问题。除家庭以外,同伴、朋友等之间的影响,也是微观层面的社会生态环境中的另一部
分。倘若个别个体身边都是信仰基督教的朋友,那么他或她很可能就会选择皈依基督教。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