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0 - 法海泛舟
P. 240

法海
 泛舟




 4.4 佛教教育的变异  型的佛学院、佛教大学等应运而生,这形成了近代佛教教育运

 近代以来,南亚佛教经历了一段不动声色、实际上翻天覆  作的新趋势。但这些教育中心的学生来自何处呢?他们可说几
 地的变化,原本在人民生活中扮演核心角色的佛教渐渐被边缘  乎皆来自世俗教育体系, 而多数国家的世俗教育体系并不提供
 化,信徒与佛教的关系逐渐疏离。从前,在泰国、缅甸、斯里  佛学教育,这变成推广佛教教育的一大障碍。

 兰卡、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寺庙是儿童上课的地方,也是社  总的来说,以往作为社群教育中心的佛教教育,如今已
 区活动的中心,法师是社区里德高望重的领导,家家户户逢初  移向边缘,其中心角色已由世俗教育取代。如何在边缘求存
                                                                               第
 一十五都会到寺庙上香,每个男儿都会短期出家至少一次,现  及发展,如何与世俗教育配合,是当代佛教教育面对的一大                       三
                                                                               辑
 在这种情景渐渐消失了。世俗教育已经取代了寺庙教人读书、  挑战。                                              ·
                                                                               远 帆 启 航
 识字、学做人的角色,各种政府机构及商业中心取代了寺庙作
             5.  思考出路
 为社区中心的角色。现在不是每个男儿会短期出家。泰国学者
 21
 帕於托法师(P.A.Payutto)就感叹  ,西方文化的到来,在泰  历史学家汤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指出,历史发
                                                                               的 佛 教 变 异 中
 国城市及半城市地区掀起了巨大的变化。  展的原则是:当文明做出适当的反应时,它将壮大,反之则将
 于是在上述传统佛教国家,原本在寺庙办的正规佛学教  渐渐消失。佛教作为亚洲的一大文明,也曾在历史的洪流里,
 育,变成了周末的非正规教育。学校里虽还有佛学课,但那  不断地做出不同的应对。这些应变,有者是契理契机,符合佛

 是已失去寺庙熏陶的课程。即便非正规的佛教教育,也面对  法的,有者会走了样。例如,我们看见佛教在印度成功的应对
 越来越多“世俗非正规教育”的挑战。家长们往往必须在佛  印度教的复兴而兴起大乘佛教,尔后又因与一些庸俗的民间习

 教教育及游泳、音乐、芭蕾舞、电脑、课外补习等作出痛苦  俗结合而衰落(最后在回教大军杀到时被彻底消灭)。我们也
 的选择。        看见佛教在中土经历约 600 年的磨合后,终在大唐时期开花结
 这些传统佛教国家“沦陷”后,现在全世界佛教的教育,  果,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几乎全从非正规教育着手。由民间推动的非正规教育, 其效果  今日的佛教,也面对种种内在与外在的冲击。佛教界有必
 已比不上以前寺庙里的正规佛学教育。  要做出适当的应对,来克服各种挑战,壮大自我,以期为人类

 为了应对世俗教育所带来的挑战,佛教界被逼思考如何在  的未来提供一个明亮的指引。谨此提出 “四要”,作为佛教应
 这种环境中求存及开展。于是,许许多多应用现代世俗教育模  变的根本策略。
 21 详见 Bhikku P.A.Payutto,Vision of the Dhamma,pg 127。
 Rowing  in  the  Dharma  Sea
 238                                                                          239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