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2 - 法海泛舟
P. 292
法海
泛舟
推动伊斯兰教教育,声称抵抗西化与怀疑主义,并积极向非马 我的观察: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实际上,马佛总于 1959
来族裔马来西亚人传教,过程中造成部分华人子弟改宗伊斯兰 年成立后,积极介入公共事务。马佛总向政府施压多年,争取
教。”这一段最后两句与事实不符,没有证据可以佐证 。实际 卫塞节为公共假期(其他佛团如世佛联槟城中心、世佛联雪兰
上,ABIM 的主要角色,是提倡政治伊斯兰。 莪中心、佛教弘法会(Buddhist Missionary Society)也积极
其实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十余所大专院校的华人青年佛教徒 争取)。马佛总向政府施压,要求禁演影片《文素臣》(当时
对族群、文化及宗教身分构成强烈危机感,随即在 1972 年重建 台湾香港一带默不出声)、反对政府的国家文化政策等,在在
・ 第 辑 三 第
已经解散十余年的前身组织,成立马佛青组织力量,培养人材。 显示了佛总对公共事务的关心与介入。马佛总是在寂晃法师卸 三
辑
1972 年 应 改 为 1970 年。 佛 青 总 会 是 于 1970 年 7 月 成 任、由日恒法师接任后,才对公共事务不表关心。我的观察, ·
航 远 帆 帆 远 启启 航
立,取代 1958 年成立的 Federation of Malaya Buddhist Youth 这是领导人的倾向问题。金明法师对时事及公众事务,尤其是
Fellowship。 请 注 意: 佛 青 成 立 于 1970 年,ABIM 成 立 于 政治,瞭如指掌。
1971 年 , 因此佛青的成立并非受到 ABIM 的刺激。 另一方面,马佛青总会于 1970 年成立,成立后不久就不
对
正确来说,在 70 年代,强烈的危机感多来自基督教的积 活跃,1975 年后才开始大展拳脚。从 1975 年开始,马佛青就
︿
极宣教,多于回教的传教。正确来说,马佛青总会的成立,源 积极介入各种公共事务(可参阅马佛青历年来的会务报告)。 近
﹀
自于当时已存在的一些佛青组织(约 17 个,多在 60 年代成 其中包括文化大蓝图事件、教育政策、城市大蓝图事件、非回
些 观 察 一 一 文 的
立),而这些佛青组织在 60 年代的兴起,主要是大专学府里已 教学生须上回教文明课事件、共同祈祷事件,可说不胜枚举。
存在的基督教组织的大力传教,为不信奉基督教的华人带来了 可以说,就公共议题的活跃于公开发声与介入社会,不是近几
危机感。这些不信奉基督教的华人,原本信奉华人民间信仰, 年来才发生的事。
但他们选择组成佛教学会来学佛。 而且,70 年代至 1992 年间,马佛青总会对公共事务的介
入,不仅是发文告,而是和有关当局继续交涉、谈判、争取。
7. 第 21 页:从逻辑上讲,官方透过操作族群论述来维持统 这包括会见部长、副部长、官员等,显得更为积极。这种情况
治基础,由来已久,但为何佛教组织近数年才在公共议 后期反而少了。
题上出现明显的杂音?毕竟前述大马佛教组织,虽然很 我认同 2008 年 308 后,民间对公共事务的杂音多了。但
早就有政治意识,不过就公共议题的活跃于公开发声与 这不是忽然间马佛青总会或其他华团有了更大的醒觉,而是
介入社会,倒不是历来就有,却是在近数年才发生。 308 后当权者的政权不再稳定,因而不时制造更多的课题来制
Rowing in the Dharma Sea
290 291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