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 陳慧光
P. 2

摘要



                       通貨膨脹 (亦簡稱通膨) 作為一個長期存在且影響深遠的經濟現

                   象,一直以來受到產官學各界之關注,各國央行竭盡所能控制通膨,各

                   方研究不遺餘力證明通膨指標之預測價值,然而結論卻仍眾說紛

                   紜。細究其因不免發現指標間可能因不同國家、採樣期間、資料頻率、

                   計算公式或計量模型…等眾多因素而產生預測上之差異。為此,本文

                   參考多方學者的研究成果,聚焦於分解通膨 (disaggregation) 及跨通

                   膨指數細項間之交互影響。首先,利用由上而下法篩選出各通膨成分

                   中之高相關性因子共計 21 組,接著導入 ADF 檢定確保數據平穩


                   性,透過 Granger 因果關係檢定以及改良式迴歸檢定模型,再加入

                   實驗組及對照組交互比對,以求尋找出最具前瞻性之預測指引。根據

                   本文實證結果顯示,CPI 項下之食物項目對 PPI 具有預測價值,然

                   而對於能源項目卻缺乏顯著預測力;其次,該住房項目僅對 PPI 之

                   服務類成本產生預測價值,對於建築類成本則呈現出季節性效應而缺

                   乏預測能力;另外,建築項目在不同模型中亦出現反向之預測效果,顯

                   示除了季節性干擾因子外,其他暫時性干擾因子的存續狀態將比預期


                   來得更長久。除此之外,其他關鍵的研究發現還包括,相對於

                   CPI,PCE 對於各種模型檢定皆展現出高度一致性,且 PCE 及其細

                   項對核心 PPI 的解釋力甚至可達 CPI 所未及之處。本文特別提

                   醒,除了需注意能源及建築相關項目之干擾因子外,地緣政治所造成

                   的體制改變 (regime change),以及動態數據本身之結構性變化,皆可

                   能造成模型的無效率,期以後續研究者能因此避免或降低設定偏

                   誤,並嘗試以創新思維來解讀這些通膨數據。




                   關鍵字: 通膨、季節性、CPI、PPI、PCE、QE、regime change








                                                            i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