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陳慧光
P. 6
對應關係及預測能力,可能因不同國家、採樣期間、資料頻率、計算
公式或計量模型…等進而產生結論上的矛盾 (Fares et al., 1997)。尤有
甚者,現行使用通膨目標機制的 27 個國家在專有名詞 (例如: 消費
者物價指數) 上雖相同或相似,但其細項成分和權重卻存在差異,例
如美國 CPI 將通訊類物價與教育相關成分合併,而台灣 CPI 則將通
訊類物價併入交通服務,又如美國核心 CPI 剔除波動較大的能源項
目,不過日本核心 CPI 卻又包含能源項目;另外,歐盟通膨指數不
包括房屋稅、利息支出與房屋折舊,然而英國的通膨指數卻又納入計
算這些所謂 「借貸的資金成本」。各式各樣的差異,造成意見相左的
學派認 為單以 CPI 界定物價水 準將不夠客 觀 (Bolhuis et al.,
2024),甚至稍不留意便可能形成 「誤判的總合」,故深入探討其通
膨成分之交互影響儼然成為該議題上不可或缺之充要條件。
自上個世紀中葉,如荷蘭計量經濟學家 Henri Theil、以色列經濟
學家 Yehuda Grunfeld 和立陶宛經濟學家 Zvi Griliches 已著手進行
總合通膨 (aggregation) 以及分解通膨 (disaggregation) 之相關研
究,時過半世紀,雖然 Benalal et al. (2004) 先以總合通膨為論點出
發,利用 VAR 和 Bayesian VAR (Bayesian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BVAR) 多變量模型去解釋歐元區薪資水平對於核心通膨的預
測性,但其 「成分 (components)」 概念已被導入該實證結果中,直
到 Ilek (2007) 利用模擬通膨走勢和結構計量模型,證實分解通膨指
數確實能夠提高對於未來短期通膨之預測能力,進一步增進貨幣政策
之有效性。
同時,根據 Alex Ilek 整理並歸納 Theil (1954) 及 Grunfeld and
Griliches (1960) 分解總體經濟變數的優勢包括: (1) 可增加細項間動
態結構之調整彈性,進而提高對總合總體經濟變數 (如 CPI) 預測的
效率性 (Barker, 2014);(2) 可全部或部分抵消來自各細項間之殘差以
降低變異,亦可提升預測解釋能力 (Clement and Hendry, 2002);(3) 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