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電子書_20200407
P. 53

困難的。」對於現在的大環境,湯允一無法樂觀,除了科學研究應該



                   更加專注在民眾身上,民主制度的運行,前提是人民必須充分理解賽


                   先生的科學精神,也就是對事物的邏輯辯證,運用思辨思維對一件事



                   去正反合得到結論。


                         因此湯允一認為,應該要培養一般大眾的科學思考模式,也就是



                   思辯能力,提高科學素養進而提升國力;湯允一認為,在大力推行媒


                   體素養的吳翠珍老師過世之後,台灣民眾的媒體素養(又稱媒體識讀)



                   有一段時間的消失,一直到近年來假新聞事件層出不窮,教育部才又


                   重起媒體素養之宣導,但在這幾年的空窗期,媒體素養並非全民皆具



                   備,而其中一項就是在教導民眾知識背後所隱藏的科學素養。






                         湯允一擔心,未來的傳播科技或是任何科技發展,將會充斥著中


                   國大陸或是歐美的科學內容,因為語言的隔閡,台灣民眾受到國外科



                   學傳播影響不大,然而未來隨著科技進步、人工智慧的轉譯將沒有障


                   礙,國外的科學精神將大量影響台灣人民,在長期接受國外資訊的情



                   況下,台灣科學家及人才也將更容易選擇離鄉到國外發展,導致人才


                   外流問題更加嚴重。



                         面對台灣科普計劃推行成效,湯允一期望政府能夠更加重視及推


                   行,並且整合科學與傳播人員的優勢,跳脫目前處在半調子的狀況,





                                                            53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