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国学校本
P. 44
第三章
孝悌
“孝”字的汉字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亲,并能顺
其意。“悌”的左半边是心,右半边是弟,象征着心中关怀着同辈人。孔子
“孝悌”是仁的根本,指的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及关爱幼者
的伦理行为,体现出感恩、回报和礼敬。推及一切皆加礼敬,善待他人,
名曰行“仁”,此为古人修身、齐家、冶国、平天下之基础。
原文
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弟,谨④而信,汎⑤爱众,而亲仁⑥,行有
余力⑦,则以学文⑧。”
------《论语·学而》
注释
①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
这里是用第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②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
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③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兄长,也可泛
指对待年长于自己的人。
④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