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易經_Neat
P. 109
荀林父無奈率全軍跟進,晉軍被先榖毫無預備的拖入戰場。這次后邲之
戰,晉軍敗如山倒,荀林父回國后,請求國君刺死,尚且為先榖遮禍。
躲過一劫的先榖沒有過多的反省,只是擔心將來國君會找他算賬,為防不
測,竟于前 596 年率領鮮虞、蠻夷等外族部落偷襲晉國,后陰謀失敗,晉景公
大怒,殺先榖,族滅其家,顯赫一時的先氏凋零了。真應了“雖免而歸,必有
大咎”。
易經師卦與象棋的起源
師卦九二陽爻居下卦之中,五陰爻從之,將統兵之象。由一個陽爻和五個
陰爻組成的卦不只師卦,為什幺其他卦沒有統兵之象呢?蓋統兵必有道,故陽
爻居中,唯有師比二卦,而比卦九五為君,為治國比象。師卦九二陽爻居于大
夫之位,恰是將領所在。
象棋起源于易經,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文化史》
中明確提出:“只有在中國,陰陽理論的盛行促使象棋雛形的產生,帶有天文
性質的占卜術得以發明,繼而發展成帶有軍事含義的一種游戲。”
象棋當在周代建朝(公元前 11 世紀)前后產生于中國南部的氏族地區。早
期的象棋,兩方行棋,每方六子。周朝的兵制,以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共
六人,當時作為軍事練習的象棋游戲,也是每方六人。五個兵卒就是師卦的五
個陰爻。六是一個別卦的爻數。總棋子數 12 為一年的月數。
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黑、紅棋各有將(帥)1
個,車、馬、炮、象(相)、士(仕)各 2 個,卒(兵)5 個。南宋時期,象
棋“家喻戶曉”, 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32 是 64 卦的半數。
《周禮》之軍隊編制
步兵每 5 名編為“伍”,由伍長指揮;5 個“伍”(25 人)編為“兩”,
由“兩司馬”指揮;4 個“兩”編為“卒”(100 人),由“卒長”指揮;5 個
“卒”編為“旅”(500 人),由“旅帥”指揮;5 個“旅”編為“師”(2500
人),由“師帥”指揮;5 個師編為“軍”(12500 人),由“軍將”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