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易經_Neat
P. 128

二月二龍抬頭天象圖


                   2、乾卦六爻六龍之變化天文溯源



                        根據古代文獻記載,龍確實存在,龍乃神物,其活動規律與青龍星座相
                   應。許慎《說文解字》在解釋“龍”字時說:“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
                   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這應該是春秋秦漢時期的天
                   象:二月春分“見龍在田”(此即“龍抬頭”)、五月夏至為“飛龍在天”、

                   八月秋分為“群龍無首”。


                        學者宋會群《乾卦六龍的天文科學含義新解》中論證:乾卦六爻爻辭所說
                   的“六龍”各種狀態是蒼龍星(即青龍星座)在一個回歸年中所運動的不同天
                   象。六龍天象的觀測年代當與距今 4400 年以前五帝虞夏的年代相當。虞夏正

                   月,看到“龍抬頭”,周易乾卦九二爻辭稱作“見龍在田”。到了秦漢時期,
                   由于歲差的原因,“龍抬頭”推遲到了二月。


                        虞夏時期(原始社會末期至夏初),先民們看到的七種龍態與月份的關系
                   如下:

                    1.  夏歷正月,看到“龍抬頭”,西周爻辭稱作“見龍在田”。

                    2.  三月看到東南方的“惕龍”身體絕大部分出現在地平線以上,稱作君子
                        (龍)乾乾。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