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历史通史-《优化探究》高考二轮复习
P. 27
第一部分 模块一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 一) 农业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中央体制———从“ 公天下” 到不断完善的“ 家国一体”
时期 发展历程 1. 西周时期, 从政治上讲, 一国无二君; 从宗法上讲, 一庙
王位世袭制使政治权力由“ 传贤” 变成“ 传子”; 无二主.各级宗族成员, 都要以各级“ 宗子” 为中心, 表
先秦
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 家国一体”, 周王 示“ 尊祖” 和“ 敬宗”.其目的是 ( )
( 萌芽)
既是天下大宗, 也是最高领袖 A. 宣扬“ 天无二日”
B. 保证嫡长子地位
皇帝制度: 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三公九卿
秦朝
制: 设置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分管行政、 监察 C. 强化尊祖敬宗
( 创立)
和军事; 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 D. 维护家天下局面
2. 秦及汉初的“ 尚书” 仅是内侍小臣, 掌管收发文书, 汉武
西汉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 秘书等, 建立“ 中朝”,
( 发展) 削弱相权 帝时始让其省阅奏章参与政务; 东汉光武帝将尚书扩
充为“ 尚书台”,“ 天下枢要, 在于尚书”, 但仍为内侍机
三省六部制: 中书、 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
隋唐 构; 隋唐时设置“ 尚书省” 掌管六部, 成为执行全国政务
相, 分工明确, 互相牵制, 从而分散相权; 尚书省下
( 完善) 的机构.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设六部, 具体执行国家事务; 保证了皇权独尊 ( )
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宋朝 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 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
( 加强) 三司分管财政,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分割相权 B.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C. 内朝转为外朝的官制变革趋势
元朝 中书省是 最 高 行 政 机 关, 其 长 官 行 使 宰 相 职
( 加强) 权; 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D. 相的行政级别逐渐降低的趋势
3. 开元十一年( 723 年) 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
明太祖废除丞相, 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
明朝 下, 并下设吏房、 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
务; 明成祖时, 设立内阁, 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
( 强化) 机构, 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 )
军国大事的商讨
A. 分权制衡原则遭到破坏
清初军国 大 事 由 议 政 王 大 臣 会 议 处 理; 康 熙
清朝 B. 中枢体制的运行程序不断完善
时, 设置南书房; 雍正年间, 设军机处, 君主专
( 强化) C. 中书门下成为尚书省的代替机构
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D. 以程序分权为代表的三省制名存实亡
3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