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历史通史-《优化探究》高考二轮复习
P. 31

第一部分   模块一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思想、 科技与文艺









































   一、 主流思想———从“ 百家争鸣” 到思想的趋时更新                                                                   续表
                                                       
    时期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时期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春秋    创立和发展
                                                              批判与继承
    战国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孟子、 荀子发展了孔子学说
                                                              ( 1 ) 李贽反对以孔子和儒家经典为判断是非的
   
                                                              标准, 批判“ 存天理, 灭人欲” 的说教.
                                                        明清    ( 2 ) 黄宗 羲 揭 露 君 主 专 制 是 天 下 之 大 害, 提 出  
          改造和独尊
                                                        之际    “ 天下为主, 君为客”“ 工商皆本” 的主张.
          ( 1 ) 董仲舒吸收道家、 法家、 阴阳五行家的思想,
                                                              ( 3 ) 顾炎武提出“ 经世致用” 的主张.
          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提出“ 春秋大一统”“ 天人感
    西汉                                                        ( 4 )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变化的、
          应”“ 君权神授” 等主张.
                                                              运动是绝对的
          ( 2 )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
          建议, 自此,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1. 战国末年, 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 兼儒墨, 合
   
                                                         名法” 而编撰成« 吕氏春秋», 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
          转型与成熟
                                                         后的意识形态.该书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思想界 (    )
          ( 1 ) 融 合 佛 道 思 想, 形 成 以 理 为 核 心 的 儒 学
                                                         A. 缺乏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
          体系.
                                                         B. 儒家与墨家的思想大行其道
    宋明    ( 2 ) 程朱提出“ 天理”, 主张“ 存天理, 灭人欲”, 进
                                                         C. 寻求新的治世之道成为共识
          一步形成封建伦理体系.
                                                         D. 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合的趋势
          ( 3 ) 陆 王 主 张“ 心” 就 是“ 理”; 提 出“ 心 外 无 物”
                                                       2. “ 自孟子育性善, 而荀卿言性恶, 杨雄盲善恶混, 韩文公
          “ 致良知”“ 知行合一”
                                                         言三品, 及至横渠分为天地之性、 气质之性, 然后诸子
                                                         之说始定.” 这主要说明                            (    )
   
        
  
   
                                                     7
                                                —  2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