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历史通史-《优化探究》高考二轮复习
P. 23

第一部分   模块一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多维探究 | 从社会转型角度研究17 18世纪中国社会的历史特征
                                                        —

                                                                                                   续表
                                                         
                                                                    旧传统                  新因素
     ( 2017 全国卷 Ⅲ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
                                                         
     材料  1602 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 荷兰人曾先                            理 学 主 导 束 缚 人     西学东渐开始; 产生启蒙
     后进攻澳门、 台湾, 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                      性; 文 化 专 制 空 前
                                                          文化                     思 想; 文 艺 大 众 化、 世
     1608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 我们必须                              强 化;传 统 科 技       俗化
     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 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 因                                大成
                                                         
                                                                                 欧洲国 家 与 中 国 贸 易 大
     划占领台湾, 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 并于 1624 年侵占                                              量增加, 玉米等高产农作
                                                               由 开 放 逐 渐 走 向
     台湾南部. 1642年, 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物传入中国, 大批传教士
                                                          对外 封闭 保 守, 落 后 于
         1661 年, 郑成功进军台湾, 并正告荷兰驻军, 台湾                          世界潮流              来华, 将一些西方自然科
     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 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                                                    学知识带入中国, 西学东
     国人,“ 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                                                   渐局面开始出现
                                                         
                                                                                                      
                                                             
                                                        
                                                                               
     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 被拒绝.                             2. 明清时期影响社会转型的四大因素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 台湾根据郡县制, 设立一府二                        ( 1 ) 经济上: 明清时期,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
     县; 兴 建 孔 庙, 建 立 学 院、 府 学、 社 学 等 完 整 的 学 校 体         地位, 其封闭性、 保守性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2 ) 政治上: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压制了商品
     系; 开科取士,“ 三年两试, 照科、 岁例开试儒童”; 许多
     文人学士随之入台, 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 大量                          经济的发展; 统治者通过各种政治、 经济措施限制手工
                                                         业规模, 征收重税, 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移民涌入, 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 3 ) 政策上: 封建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阻碍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 台湾历史纲要»                    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农业生产力长期停
     ( 1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                       留在自然经济水平上; 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对外贸易受
     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15 分)                                 到严格限制, 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阻碍了中外经
                                                         济、 科技文化的交流.
                                                         ( 4 ) 思想上: 封建传统理学占统治地位.儒学的轻利思
                                                         想和封建专制强化压抑人们的思想, 使人们思想观念
                                                         落后陈旧; 社 会 上 抑 商 和 歧 视 商 人 的 思 想 根 深 蒂 固,
                                                         “ 以末致富, 以本守之” 的经商思想, 限制了商品经济的
                                                         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 明清时期,“ 弃儒就贾”“ 天下之士多出于商” 而“ 豪杰有
                                                         智略之人” 则多志于商的“ 士商相混” 现象相当普遍, 这
     ( 2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
                                                         反映了明清时期                                 (    )
     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10 分)
                                                         A. 社会结构的变动
                                                         B. 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C. 官商勾结腐败严重
                                                         D. 已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
                                                       2. 费正清在« 中国: 传统与变革» 中提到:“ 明清是中国历
                                                         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过这并不表
                                                         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 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
                                                         否认, 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 我们
                                                         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
                                                         伐较慢, 程度较浅罢了.” 从思想角度看, 材料中“ 革新
   1. 明清时期的旧传统与近代化的曙光
         与发展” 不包括                                (    )
                旧传统                  新因素                 A. “ 天道行而万物顺, 圣德修而万民化”
         B. “ 其欲即天之理, 其理即人之欲”
           专 制 制 度 空 前 加     统一的 多 民 族 国 家 巩 固           C. “ 臣之与君, 名异而实同”
      政治 强, 封 建 制 度 渐 趋      发展, 奠定近现代中国的                D. “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衰落                政治版图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私营                        完成规范练( 三)
           重农 抑 商、 小 农 经     手工 业 崛 起, 市 场 化、 专
      经济
           济仍占主导             业化程度加深; 资本主义                      微课视频   免费观看
                             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 内容包括: 整讲重点内容]
         
    
     
                                                  
                           
     为生丝利润优厚.” 1621 年, 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
                                                     9
                                                —  1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