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历史通史-《优化探究》高考二轮复习
P. 2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政治上 |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2.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 1 ) 特点
1. ( 2017 全国卷 Ⅱ ) 明 初 朱 元 璋 严 禁 宦 官 读 书 识 字 , ① 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监察制度、选 官 制 度、 行 省
但中后期宦官读 书 识 字 逐 渐 制 度 化 , 士 大 夫 甚 至 有 制度等都体现了继承性的特点; 而内阁、 军机处的设置
针对性地编 纂 适 合 宦 官 学 习 的 读 本 . 由 此 可 以 推
则是一种新发展.
知 , 明代中后期 ( )
②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 大明律» 的制定、
A.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特务统治的加强、 八股取士的推行、 军机处的设置和文
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字狱的严酷等方面.
2. ( 2016 全国卷 Ⅰ ) 明初废行省, 地方分设三司, 分别掌 ③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 并且走向
反动, 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后, 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 ( 2 ) 积极影响
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 ①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有利于维护国家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C. 削弱六部的权限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②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 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
3. ( 2014 全国卷 Ⅱ ) 明初废丞相、 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 建设和生产活动,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士, 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 张居正等内阁首 ③ 有利于民 族 大 融 合, 有 利 于 各 地 区 经 济、 文 化 的 交
辅操纵朝政, 权倾一时.这表明 ( ) 流、 发展和提高.
A. 皇权渐趋衰弱 B. 君主集权加强 ( 3 ) 消极影响
C. 内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 ① 经济上, 君主专制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了
4. ( 2012 全国卷)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 积成样本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四巨册”, 官员“ 惟揣摹此样本为急”, 时人称之为:“ 依 ② 政治上, 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
样葫芦画不难, 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 要 利和言论自由, 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把葫芦仔细看.” 这反映出当时 ( ) ③ 思想文化上, 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 阻碍了
A. 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B.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 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1.1573 年, 张居正下令提高六科( 是 针 对 六 部 百 司 设 立
D. 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的监察机构) 监察职能, 以六科督促六部, 以六部督促
5. ( 2012 全国卷)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 诸司以及地方抚、 按, 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 掌
时说:“ 专制权稍薄弱, 则有分裂, 有分裂则有力征, 有 握对各级官吏的监察大权, 并实施随时考核、 事事责成
力征则有兼并, 兼并多一次, 则专制权高一度, 愈积愈 的稽查制度.这些措施 ( )
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 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 A. 使内阁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的是 ( ) B. 整顿了吏治并加强了中央集权
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C. 张居正擅专威福威胁君主专制
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D. 加强监察权力促进了清正廉洁
C. 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2. 明武宗倚用内官刘瑾, 游乐荒淫, 内阁陷于无所作为的
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境地.武宗死后, 张太后倚用杨廷和等阁臣定策立世
宗.内阁所处地位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明朝 ( )
A. 阁臣权位渐重 B. 阁臣制约皇权膨胀
1. 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方式 C. 外戚权力过大 D. 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 1 ) 变革中央机构: 如秦设三公九卿制; 汉设中朝; 隋唐
3. 清初, 南书房是翰林文人陪君王读书研学的内廷场所,
三省六部制; 明废丞相, 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 “ 非上所亲言者不得入”.且因随奉“ 撰述谕旨” 而“ 权
( 2 )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秦汉实行郡县制; 北宋设知州、 通 势日崇”.这表明 ( )
判和转运使; 元朝实行行省制; 明朝废行中书省, 设三司. A. 南书房已成为最高政务机关
( 3 ) 注重对官吏的监察: 秦朝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 B. 统治者重视拔擢高水平人才
事务; 汉代设置刺史; 唐朝时设道作为监察区; 北宋设 C. 政府决策中心逐渐发生变化
置通判监督知州; 明朝设按察使司、 厂卫制度.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 4 ) 注重官吏的选拔: 汉朝实行察举和征辟制; 魏晋南 4. 雍正四年初有军机处时, 仅为西北两军设, 皇帝明其便
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 隋唐及以后实行科举制. 利隐秘, 但其权仍小, 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
( 5 ) 加强思想控制: 秦始皇的“ 焚书坑儒”; 汉武帝的“ 独 管军务, 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 即以文书的
尊儒术”; 明清时期的文字狱. 形式告知) 各省.这表明军机处 ( )
总之,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方式 A. 可以避免大臣专权 B. 逐渐成为中枢机构
是分权, 以实现权力的制衡, 最终实现加强皇权的目的. C. 与内阁的地位相当 D. 已失去其绝密特性
管一地民政与财政、 司法、 军事, 直属六部.明中叶以
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