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历史通史-《优化探究》高考二轮复习
P. 15

第一部分   模块一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政治上 | 唐、 宋、 元皇权的加强与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3.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 1 ) 演变
   1. ( 2016 全国卷 Ⅰ ) 史载, 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 有人问                
     他原因, 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 史                       制度     朝代      依据              特点
     官必书之, 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    )      
                                                                                贵族 世 卿 世 禄, 下 层 人 士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世官制  先秦  世袭    一般没有参政机会
     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军功     秦朝      军功    凭借军功获得参政机会, 体
     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爵制                   现了争霸战争的时代特点
                                                         
                                                          察举制     汉朝    才能品德        由下而上推荐人才
     的察举制; 经 魏 晋 九 品 中 正 制, 至 隋 唐 演 变 为 自 由 投
                                                         
     考、 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       九品中     魏晋      门第    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 步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正制    南北朝            入仕途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隋唐            把读 书、 考 试 和 做 官 紧 密
                                                          科举制           考试成绩
                                                                 至清末            联系起来
   1. 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趋势及特点                                
                                                               
                                                        
                                                                      
                                                                               
                                                                                                      
                                                         ( 2 ) 演变趋势
     ( 1 ) 趋势: 总的趋势是地方权力日渐削弱, 中央集权不断
                                                         ① 选拔标准: 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
     加强.
                                                         ② 选拔方式: 地方评定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
     ①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 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                           ③ 选拔形式: 趋向制度化, 形式日益严密, 体现相对公
     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 体现了中国古代
                                                         平、 公开、 客观的原则.
     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②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 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
     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 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1.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正官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
     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削弱,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但也可对所评议人物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政府还禁
     ( 2 ) 特点                                            止被评者诉讼枉曲, 但中正如定品违法, 政府要追查其
     ① 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加强.                        责任.这主要说明当时                              (    )
     ② 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 地方服从中央, 最后听命于                         A. 社会隐藏着腐败的人为因素
     君主, 难以发挥地方的自主性.                                     B. 中正成为评定官品的最重要环节
     ③ 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 多渠道的管理, 地方基层行                         C. 政府在选官上起着决定作用
     政组织长期稳定.                                            D. 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
   2. 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                                        2.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 但又择
     ( 1 ) 政治制度                                          他官参加议政, 名号为“ 参议朝政”“ 参议得失” 等.以后
     ① 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封建官僚机构,                            又出现“ 同中书门下三品”“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等头衔,
     提高了行政效率, 加强了中央集权.                                   同为宰相之列.这样, 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这
     ② 科举制抑制了门阀势力, 使官吏选拔权集于皇帝手                           表明                                      (    )
     中, 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教育及文学艺术的发展.                           A. 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
     ( 2 ) 经济制度                                          B. 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
     ① 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土地,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                           C. 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产的恢复.                                               D. 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
     ② 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相对减轻了农民                         3. 宋代路、 州、 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 属于差遣性质,
     的赋税负担, 有利于荒地的开垦, 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                          所谓“ 以京、 朝官权知, 三年一替”.这一做法                (    )
     保障, 巩固了府兵制.                                         A. 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③ 两税法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 在                          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一定时期内, 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 改变了自战国以来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                           D.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革和进步.                                             4. 唐代科举考试礼部录取后, 还需经过吏部考试合格后
     ( 3 ) 军事制度                                          才能做官, 岁取不过三十人.宋代增加了由皇帝主持
     ① 府兵制, 由 隋 文 帝 确 立, 唐 太 宗 对 其 进 行 调 整 和 健           的“ 殿试”, 通过后即可入仕, 每次录取五百人以上, 甚
     全, 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强中央集权.                                  至达千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② 募兵制, 唐玄宗建立, 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 有利                        A. 科举制度更加客观公正 B. 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
     于生产的发展, 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C. 削弱六部职权强化皇权           D. 皇帝开始掌握选官权
   2. ( 2016 全国卷 Ⅱ )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 朝廷考试任用
                                                     1
                                                —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