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历史通史-《优化探究》高考二轮复习
P. 14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3. 文化                                                 ③纺织: 织锦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 黄道婆推广棉纺织
     ( 1 ) 思想: 佛、 道盛行, 儒、 佛、 道三教合一; 佛道挑战儒                技术.
             
     学正统, 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 3 ) 商业: 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夜市、 早市、 街
                                                                                       
     ( 2 ) 科技: 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                      市活跃, 坊市制的时间、 空间界限被打破, 交易活动不
                                               
     事;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编写« 千金方».                                再受官府直接控制; 元朝时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
                             
     ( 3 ) 文学艺术
                                                         ( 4 ) 经济重心南移: 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① 诗歌: 诗体完备, 内容丰富, 风格多样; 李白、 杜甫、 白                   江浙地区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3. 文化
     时期.
                                                         ( 1 ) 思想: 理学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
     ② 绘画: 隋朝展子虔的« 游春图» 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                                
                                                       ① 程朱理学: 以二程和朱熹为代表, 主张“ 理” 是万物的
     水画; 初唐阎立本« 步辇图»、 盛唐画圣吴道子« 送子天
                                                     本原, 强调“ 仁”, 主张“ 存天理, 灭人欲”“ 格物致知”; 重
     王图».                                                                   
                                                         视人的伦理道德修养.
     ③ 书法: 楷书: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等.草书: 张旭、
                                                   ② 陆九渊心学: 认为“ 心”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主张“ 心
     怀素等.                                                                                            
                                                         即理也”“ 发明本心”.
   三、 宋元时期( 960 — 1368 年)                                
                                                         ③ 评价
   1. 政治
                                                         a. 积极性: 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 忧患意识, 崇尚道
     
      朝
              主要内容              特点          影响           德, 重义轻利, 强调自我约束和身体力行, 对中国文化
      代
         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设中 书 门 下 为 最
                                                         b. 具有尊卑等级观念, 重男轻女观念, 轻视个体自由,
            高 行 政 机 构, 其                                 重礼轻法, 维护封建伦理, 压抑思想进步, 成为维护封
            长官 行 使 宰 相 职
                                         改 变 了 唐         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中 权.又 设 参 知 政
                                   末 以 来 藩         ( 2 ) 科技
         央 事、 枢 密 使 和 三
                         分 割 宰 相     镇 割 据 的         ① 宋代: 活字印刷术、 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进一步完
            司使 分 割 宰 相 的                                        
                         的 行 政 权、 分裂局面,              善和西传.
      北     行 政 权、 军 权 和
                         军 权 和 财     强 化 了 中         ② 元代: 郭守敬制成“ 简仪”, 编制« 授时历» 领先世界;
      宋     财权                                                                         
                             权; 削 弱      央 集 权.          王祯的« 农书» 特别重视农具及农业技术.
        
            派文 臣 出 任 州 郡     地方    造 成 “ 三    ( 3 ) 艺术
            长 官, 州 郡 长 官                 冗”“ 两积”         ① 文学戏曲: 词兴起和繁荣; 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 元
         地  
            之 下 设 通 判 监                  的局面             朝的散曲和 杂 剧, 元 代 堪 称 中 国 戏 曲 的 黄 金 时 代, 杂
         方
            督; 设 转 运 使 负                                 剧、 散曲、 南戏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后世通常被元代
                  
            责地方财政                                        戏曲与唐诗、 宋词并称, 凸现了元代戏曲在中国文学史
         上的地位.
            只设 中 书 省 替 代
                                         巩 固 了 统         元代城镇经济的繁荣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
         中 三 省, 作 为 最 高                  一 的 多 民
         央 行 政 机 关, 六 部                                  和群众基础.元初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激发
      元                      重 视 对 边     族国家; 行
            归入中书省                                      了人民的愤慨和反抗之情.元初文人社会地位普遍低
      朝                      疆的管理        省 制 成 为
                                 下, 失去了进 身 仕 途, 因 此 一 大 批 文 人 以 杂 剧 创 作 谋
         地                               中 国 省 制         生.元杂剧的兴盛还有其文艺自身发展的原因, 如剧
                 行省制
         方                               的开端
                                                         场的 建 筑、 演 员 的 技 艺、 音 乐 的 成 熟、 表 演 的 提 高 等.
     
    
       
   2. 经济                                                 元杂剧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 说唱、 舞蹈等各种艺术形
     ( 1 ) 农业: 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宋代不                      式, 形成韵文和散文相结合、 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关
     抑制土地兼并, 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租佃关系有了                          汉卿、 王实甫、 白朴、 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取得了
     较大发展, 自耕小农进一步衰退.                                    较高的艺术成就.元杂剧为古典戏曲的表演艺术奠定
     ( 2 ) 手工业                                           了基础, 并一直成为明清时期各种戏曲艺术不可逾越
     ① 工匠: 宋代匠户被官府以强制服役的方式役使; 元代                         的典范.

     以后, 工匠被编入专门户籍.                                      ② 绘画和书法: 画学兴起; 绘画成为商品; 北宋张择端
     ② 制瓷: 宋代制瓷技术发达, 五大名窑.                               的« 清明上河图» 是风俗画的杰作.
     居易等为杰出代表;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
                                                     0
                                                —  1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