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历史通史-《优化探究》高考二轮复习
P. 39
12.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 还发明了活字印刷 ( 1 )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中国儒学在朝鲜
术, 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全国 半岛传播的特点.( 10分)
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 )
A. 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
B. 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C. 选官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D. 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 2小题, 第 13 题 25 分, 第 14 题 12
分, 共 37分)
13. ( 25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 2 )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评价朝鲜对儒家
文化的态度.( 15分)
在朝 鲜 三 国 时 期 即 得 到 国 家 承 认, 得 以 广 泛 流 布.
儒学在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已经得到官方的正式承
认及推行.当时在高句丽、 百济、 新罗三国之中, 高
句丽因接壤中国, 汉文化的传入相对较早.据朝鲜
史书« 三 国 史 记 高 句 丽 本 纪»载, 小 兽 林 王 二 年
( 372年), 高句丽正式设立“ 太学”, 作为国家的最高
学府.“ 太学” 中也设有博士, 以贵族子弟为教育对
象, 为国家培养官吏.这显然是模仿了中国官方的
教育制度.至于教育内容, 根据« 北史»« 旧唐书» 记
载中国典籍在高句丽流传的情况, 由“ 五经”“ 三史”、
« 三国志»« 晋阳秋» 等, 可以探知其“ 太学” 以儒家经 14. ( 12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典作基本教材, 所授内容则是中国的经学、 史学和文 材料 唐、 宋时期, 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 当
学, 而 中 国 的 史 学 和 文 学 亦 皆 贯 彻 着 儒 学 的 精 神. 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 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
由此可知, 当时官方推行的是儒学的教育. 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地
太学之外, 民间普遍设立“ 扃堂”( 扃 j ion g 本义: 位的升沉演变, 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的.
从外面关门的门闩) 教授平民子弟,« 旧唐 书 高丽 平等竞争 的 科 举 考 试 以 及 它 所 体 现 的 对 教 育 的 重
传» 载:“ 俗爱读书, 至于衡门厮养之家, 各于街衢造 视、 对知识文化的崇尚, 对贵族倾向的排斥, 它所促
大屋, 谓 之 扃 堂.子 弟 未 婚 之 前, 昼 夜 于 此 读 书 习 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等, 都相当接近于近代社会的
射.其书有‘ 五经’ 及« 史记»« 汉书»、 范晔« 后汉书» 价值取向.然而, 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
« 三国志»、 孙盛« 晋春秋»« 玉篇»« 字统»« 字林», 又有 经济基础完满地互相适应, 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形
« 文选», 尤爱重之.” 态的凝固式长期稳定.
朝鲜李朝( 17 — 19 世纪) 后期, 由于长达七年的 ———摘编自金诤« 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反对日本入侵的壬辰卫国战争, 加之北方女真族的 根据材料, 提炼出一个观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
两次 入 侵, 生 产 力 受 到 严 重 破 坏, 造 成 内 外 矛 盾 交 述.( 要求: 写出观点, 观点合理、 明确, 史论结合)
困, 封建社会急剧衰退.朱子学日益流于空谈性理,
严重脱离社会现实, 无补世用.于是, 以柳馨远、 李
瀷、 丁若镛、 洪大容、 朴趾源、 朴齐家、 崔汉琦等为代
表的一批思想家, 立足于社会现实, 提出了一系列改
革主张.他们深受从中国传入的启蒙思想及实证的
考据学的影响, 并借助于欧洲科技典籍, 积极寻求解
决社会现实 问 题 的 方 案, 特 别 强 调 儒 学 中 “ 经 世 致
用” 及利用厚生的思想, 力倡远虚文近实用, 学以致
用, 以变革社会, 救国救民.于是形成了朝鲜儒学中
打破朱子学传统的重要学术思潮———实学思想.
———摘编自梁宗华« 朝鲜儒学的本土化
与民族化历程»
材料 伴随着汉字、 汉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儒学
7
1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