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138
摘 要
意識形態的霸權掩蓋掉了一部份人的聲音,使得那群被壓迫的人們患
上了社會意義上的「失語症」,他們無法表達出自己的聲音與意識。
「平權」是一種對抗舊有意識形態以追求平等價值的政治主張,平權
者透過解構與建構理論、消解過去形成的「偏見」,來對抗資本主義、
消費主義、父權、民族主義等意識形態的壓迫。在 20 世紀前,社會
中的弱勢族群(女性、有色人種、LGBT)因為各種因素,使得他們的聲
音被掩蓋而「缺席」。20 世紀後,各種「平權」運動興起,言說的環
境不再那麼緊繃。而到了 21 世紀,網路與傳播媒體的迅速發展,使
得各式各樣的人更有勇氣發聲,宣示自己的「在場」。在情緒與環境
交互成長之下,這些平權者的聲音日漸壯大。但是在這個進程中,平
權者的抗爭理論卻成為了另一個「霸權」,開始壓迫那些異己的聲音。
這種演變是必然的情況嗎?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變化?文章中我將
論述平權者的邏輯脈絡,論證「平權」演變成「霸權」的緣由;並透
過吉力根的男女價值差異性反省而想像出一條平權政治未來的道路。
關鍵字: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左派政治、後現代主義、宰制、
集權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