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133

第四章  結論



                          馬基維利從人性本惡的基準點出發,推理出政治決非人類社會的一種道德

                   活動,而是由人的各種欲望而引起的鬥爭。人們圍繞權力而展開的爭鬥和統治者

                   通過權力進行的統治,實質上是人在社會中圍繞利益而進行的角逐和強者對弱者


                   的欺騙和壓迫。他主張政治上只需考慮有效與有害,不必考慮正當與不正當,為

                   了達到目的,必要時可拋棄道德、施展權術,甚至採取殘暴狡詐、背信棄義,甚


                   至玩弄陰謀詭計等手段,只要能實現目的就行。筆者認為,馬基維利把政治看作

                   下棋比賽。他詳細的研究規則,卻無改變規則的想法。他唯一關心的只有怎麼才

                   能取勝。


                          《君主論》不像孫子兵法、曹操兵法…等兵法書,專注於競爭關係,而是

                   像韓非子,專注於權力,但又有所不同,《君主論》更加提倡為了目的可以不擇


                   手段,例如如果法律不足以成事,就用暴力來解決。又如君王有偽善的必要,不

                   能讓人民仇恨君王。也就是這些理念讓《君主論》冠上惡棍手冊,也出現「馬基

                   維利主義」的貶義詞,象徵了政治鬥爭的骯髒和為達到成功的不擇手段,筆者認


                   為這是不公平的,我們必須瞭解當時義大利及整個歐洲的社會歷史背景。站在近

                   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宏觀歷史視野上來考察馬基維利的生平和理解他的政治觀

                   點,才能真正解讀馬基維利以及著作。


                          管理者就像君主一樣,除了要帶領員工,創造利益,還要面對外部的威脅,

                   保護組織。《君主論》有許多觀點可以應用在現代管理學中,譬如:「一個君主不

                   明智的話,那也不會接受明智的建議」(馬基維利:民 87),必須要接納下屬的意


                   見。又如「戰爭時,拖延就是把優勢送給對手。」(馬基維利:民 87),強調管理

                   者不該猶豫,尤其是面對外部的競爭與威脅時候。更多的觀點在第三章君主論探


                   究管理學。但,不能一昧的使用《君主論》的觀點,像十八章君主如何守信,我

                   們不能完全照的馬基維利的想法,馬基維利提及的誠信有著很深的歷史背景,存

                                                            18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