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141

第一章  虛假的聲音



                          霸權-一種霸道、憑藉優勢地位來控制與宰制其他思想的「行為」。霸權

                   能透過許多不同的樣貌呈現出來:政治上的霸權、人際上的霸權、意識形態上的

                   霸權。而意識形態上的霸權也是造成當代平權運動為何認為「在法律、政治與制


                   度上達成平等」並不代表平權已經實現。

                          要探討某些聲音、立場的缺席是因為什麼原因,這並不只是我們明面看來


                   的政治與制度問題,更重要的是整個社會瀰漫的那層意識形態。雖然這種缺席在

                   社會中有許多不同的角色(女人、有色人種、LGBT),但背後所造成與建構的過程

                   是大同小異的。究竟「意識形態的霸權」如何體現在社會中,在吉力根的《不同


                   的聲音》中有很好的論述:



                          許多婦女開始意識到一種妨礙自己講話能力的內在聲音的力量。這種內在

                          的或者已經內在化了的聲音告誡婦女,在這種關係問題中發出自己的聲音

                          是”自私的”,或許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真正慾望的東西,或許自己的體驗無


                          法對於去做甚麼事情的思考提供一種可靠指導。婦女經常感到,說出甚至

                          知道自己慾望的或者思考的東西是危險的─這擾亂了他人,因此會有一種

                                                                 90
                          隨之而來的被拋棄、被報復的威脅。


                          這種被拋棄、被威脅的擔憂,就是一種意識上的環形監獄。不只是說出來,


                   光是在心中想起便會有個聲音告訴自己那是錯的,那是該被檢討的。在吉力根的

                   研究中,在不斷言談與交流下,那份控制了思想的「權威」形象在語境中漸漸被


                   推翻。在那之後發現,通常那些婦女是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的,而且在許多痛苦

                   與困難的處境中,也知道自己所思考的會是最好的選擇。然而,許多婦女擔心如




                   90   卡羅爾‧吉力根《不同的聲音》p.12

                                                            2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