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145
97
98
性侵」 下漸漸往「獵巫」 一詞靠攏,在全球男性惶恐的浪潮中開始有女性主義
者開始反省這個運動的本質與初衷。這些平權運動似乎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而
這些問題並不在於「改變」 上 。並不是平權的理念出了問題,而是構築這些運動
合法性的方法。
標籤的歸因
在這種情緒化和激進的辯證中,許多平權者顯示出了一種傾向-將他者貼
上標籤,並將對方的理論成因歸因於這個標籤。比如有位左派學生與 Peterson 的
99
街頭訪談影片 :
學生:Peterson 你對演講現場出現的納粹份子有任何評論嗎?
Peterson:什麼意思?
學生:納粹份子和白人至上主義者在你的集會現場攻擊別人,你對此有何評論?
Peterson:嗯,我不喜歡納粹。
學生:那為什麼他們要來這裡?
Peterson:這問題我怎麼回答?
學生:他們的觀點跟你的一致嗎?
Peterson:這是個愚蠢的問題。聽著,如果你想知道我的觀點是什麼……
學生:我看過你所有的視頻。
Peterson:那你怎麼還會問這樣的問題?
學生:因為這就是我對視頻的理解。
學生從開頭就便一直以一種嘲弄的語氣詢問問題,想將對方與「納粹主義」
97 Claire E. Ferguson, John M. Malouff(2015) Assessing Police Classifications of Sexual Assault
Reports: A Meta-Analysis of False Reporting Rates
98 ‘You can break a person’: Widow of #MeToo witch-hunt victim blames campaign for husband’s
suicide (2018 年 8 月 1 日)。RT QUESTION MORE 。2018 年 12 月 25 日取自:https://on.rt.com/9bic
99 同 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