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0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220

關用語是「五典」、「五品」、「五教」或「五常」,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

                   孝,這五種關係被稱為「五常之教」。其所指的人際關係限於家庭內,父母與子


                   女、兄弟間的相處關係,與後來所謂的五倫意義不盡相符,後出的五倫一詞,多

                   加上了夫婦、君臣,以及朋友。


                          茶道文化藉用茶道藝術來表徵儒家的五倫──茶湯象徵仁、茶序象徵禮、

                                                                                                144
                   茶花象徵智、茶掛象徵義、茶道象徵信。「仁」、「義」、「禮」、「智」、「信」 是儒
                   家重視的德行,是維繫群體的五種常規,「仁」是仁愛之心;「義」是處事得宜和


                   合理;「禮」是人際關係的正常規範如禮儀、禮制、禮法;「智」是明辨是非;「信」

                   是言無反覆、誠實不欺。

                          儒家茶禮是為「人」所「需」的茶道禮儀,是儒家禮教思想與茶性融合的


                                                                                                  145
                   產物;「禮」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根本,《論語》有云:「不學禮,無以立。」 而
                                    146
                   荀子的《禮論》 也認為「禮」使社會上每個人找到自己恰當的位置。所以儒家
                   在日常生活中以茶為載體,把儒家思想中的中和、尊敬、誠信、廉儉以茶表達出


                   來,對人們進行傳統文化、道德修養、審美情趣等方面的培養,進而達到社會的

                   規範、和諧。




                                                          小結


                          茶道與儒道精神都嚮往契合四季時序,體悟天地之德與仁民愛物,所以在

                   道家中會以茶道來詮釋大自然圓融的韻律、秩序與天地的生機。中國茶道包括茶

                   藝和茶道精神兩部分,茶藝是指製茶、煮茶、品茶三方面的藝術,而茶道精神,


                   是指通過茶藝,對人們施以禮法教育、提高人的道德修養。茶憑著它清淡幽雅、

                   和平含蓄的本質,為文人雅士所鍾愛,與各種文化結緣,從而創造出無數與茶相

                   關的文化。



                   144
                      出於戰國時期,郭店楚墓竹簡中的《五行》。
                   145   出自《論語》季氏篇第十六。

                   146   荀子,戰國時期。

                                                            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