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2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222
第貳章 道家的茶
壹、道家與茶結緣
茶來自於自然,並被視為最具自然性質的文化形態。比起佛家、儒家來的
更為久遠。在中國茶文化萌芽的兩漢至兩晉南北朝時期,正是文人墨客們陶醉在
老莊思想中的時代。
荼,蜀人名之苦茶。
(郭璞,晉,註解《爾雅》。)
可見飲茶習俗在古巴蜀的萌芽,而這裡也是道教真正的發源地。
茗荼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君服之
(陶弘景,南朝齊,《雜錄》。)
餘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
「予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
祈子他日有甌棲之餘,乞相遺也。」因立奠祀。後常令家人入山,
獲大茗焉。
(漢,《神異記》。)
道家與茶文化之間的關係,有記載丹丘子為漢代「仙人」,是茶文化中最
早的一個道家人物。這裡的「荼」、「茗」,也就是今天的茶,而這與道教羽化成
仙、得道成仙的觀念有內在的聯繫會在後續提到。
貳、道家與茶之間的聯繫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