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5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225

第參章  佛家的茶






                          佛教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經魏晉南北朝的傳播與發展,到隋唐時達到鼎


                   盛時期,而中國茶道是起源於唐、鼎盛於宋。創立中國茶道的茶聖-陸羽幼年時曾

                   被善品茶的智積禪師所收養,所以可以說中國茶道從一開始萌芽,就與佛教有不

                   可分割之聯繫。




                                                   壹、佛家飲茶之初


                          在中國民間流傳著一則故事:禪宗始祖達摩祖師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修行,

                   有一次因為疲勞過度,眼皮睜不開,在惱怒之下達摩割下了自己的眼皮扔在地上,


                   不料在眼皮丟棄之處竟然長出一棵茶樹,後來達摩的弟子在坐禪疲累時,就取這

                   棵樹的葉子製作飲料,藉以提神醒腦。這雖然只是傳說故事,但也說明了茶與僧

                   侶的生活修行關係是非常密切的。佛教僧侶以坐禪修定為常課,坐禪要求止靜斂


                   心 、 集中思維、專注一境,以達到身心輕安、觀照明淨的境界。既然坐禪是常課,

                                                                                    149
                   那僧侶們修行的時間之長可想而知,而佛教徒有「過午不食」 的清規得遵守,
                   所以需要有一種既符合佛教規戒又能消除坐禪帶來的疲勞和補充「過午不食」的


                   營養的東西,而茶葉中各種豐富的營養成分,提神醒腦的藥理功能,使它成了僧

                   侶們最理想的飲料。長時間的打坐很容易使人疲倦昏沈,這跟禪坐要求的本意相


                   違背,所以為了消除疲勞、提神醒腦,能振作精神的「茶」便自然而然地成為當

                   時僧侶們最理想的飲品,並在當時佛教盛行的環境下廣為流傳開來。






                   149
                    出自《毘尼三昧經》:  佛言:早起諸天食,日午三世諸佛食,日西畜牲食,日暮鬼神食。」由此可知,諸
                   天早食,佛午食,畜牲午後食,餓鬼夜食。為佛弟子,誠應以諸佛為准,不過午食。

                                                            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