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61

禮拜」為死去的基督徒料理喪事,並紀念死者生前之德行,但不祭拜死者之靈魂。

                   因為「禮拜」的對象即「上帝」,「追思」之對象為「祖先」(公媽)。既然藉著「心

                        64
                   靈」 來敬拜「上帝」並追念「先人」,自然就不需要「祭品」了。何況死去的人

                   根本不需要人間之香火血食供品,此即基督教明顯之信仰作為。


                          基督徒在參加親友喪禮時,以「獻花」代替「捻香」,以「鞠躬敬禮」取

                   代「持香祭拜」;旨在向死者致敬與告別,而非祭拜死者靈魂。逢年過節以「省

                   墓禮拜」及「追思禮拜」向先人「獻花」表達深摯的敬意,這樣的作法乃是盡情


                   合理之事,因為不是將祖先公媽當作祈安求福之對象。

                         此外,應鼓勵基督徒保存「家庭族譜」,並在廳堂懸掛「先人遺像」,藉此追

                   思紀念祖德。這樣的行止,可以轉化「祭拜祖先」祭拜偶像之行為,也足以見證


                                                                                             65
                   基督徒是有「公」有「媽」的孝子與孝女,更是「上帝」的有孝兒女。
                          最後,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南神學院」現任院長—王崇堯牧師在其著

                   作《台灣鄉土神學》所記載,關於第四世紀到愛爾蘭宣教的聖派翠克(St. Patrick)


                   的故事作為結語:



                          有關派翠克在愛爾蘭傳福音的事蹟很多,也充滿傳奇。但最大的效果是說

                          服高國國王 Loaghaire 歸順基督宗教,使他更容易在其所屬領地傳教。另


                          外,他也曾勸服 Killala 的國王,使其所屬一萬二千人民全都改信基督宗

                          教。…派翠克不只宣揚福音,也建立教會及修道院。他的學生很多是國王

                          的兒子,經由他們的影響,在派翠克過世前,福音已傳遍愛爾蘭全地。…



                          派翠克在 461 年的 3 月 17 日過世,享年約七十歲。3 月 17 日這一天後來

                          就成為聖派翠克日。在愛爾蘭、英國及美國的愛爾蘭後裔,皆會在此日慶


                          祝,紀念愛爾蘭的聖徒派翠克。顯然聖派翠克已成為愛爾蘭人的認同,及





                   64 《聖經》約翰福音四章 24 節「上帝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65   董芳苑,《福音與文化》同上,194-196。

                                                            20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