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5 - 猪病防治
P. 165

2.饲料中含大量维生素 E 的拮抗物质,可引起相对性缺乏症。
                   3.日粮组成中,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或微量元素硒缺乏,可促进
              发病。

                   4.母乳量不足或乳中维生素 E 含量低下,以及断奶过早是引起仔猪发病的主要原因。
                   【发病机理】维生素 E 的主要生物学效应是抗氧化作用,能抑制和减缓体内多价不饱
              和脂肪酸和脂肪酸过氧化所产生的过氧化物,中和氧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及
              细胞器脂质膜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而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

                   维生素 E 缺乏,会使体内不饱和脂肪酸过度氧化,细胞膜和溶酶体膜遭受损伤,释放
              出各种溶酶体酶(如 β-葡萄糖醛酸酶、β-半乳糖醛酸酶、组织蛋白酶等),导致器官组织的
              变性等退行性病变。表现为血管机能障碍(孔隙增大、通透性增强),血液外渗透(渗出性素

              质),神经机能失调(抽搐、痉挛、麻痹),繁殖机能障碍,公猪睾丸变性、母猪卵巢萎缩、
              性周期异常、不孕以及内分泌机能异常等。
                   【临床症状】
                   仔猪主要呈现肌营养不良,肝脏变性、坏死,桑葚心以及胃溃疡等病理变化,表现为

              食欲减退,呕吐、腹泻,不愿活动,喜躺卧,步态强拘或跛行,后躯肌肉萎缩呈轻瘫或瘫
              痪,耳后、背腰、会阴部出现淤血斑,腹下水肿。心音混浊、心跳加快,有的呈现呼吸困
              难,皮肤、黏膜发绀或黄染,生长发育缓慢。
                   公猪精子生成障碍,母猪受胎率下降,流产乃至不孕。

                   饲喂鱼粉的猪,由于维生素 E 缺乏,进入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形成蜡样质,引起
              黄脂病。
                   【治疗】
                   维生素 E:10~15mg/kg 饲料,拌料饲喂。
                   亚硒酸钠:参照硒缺乏症。

                   【预防】妊娠母猪于分娩前 1 个月,仔猪出生后,可应用维生素 E 或亚硒酸钠进行预
              防注射。
                   (四)维生素 B1 缺乏症

                   维生索 B1 又叫硫胺素,维生素 B1 缺乏症是由于饲料中硫胺素不足或含有干扰硫胺素
              作用的物质所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病,临床上以神经症状为特征。
                   【病因】
                   1.原发性维生素 B1 缺乏:饲料中硫胺素含量不足所引起,动物体不能贮存硫胺素,只

              能从饲料中供给。当动物长期缺乏青绿饲料而谷类饲料又不足时,如母猪泌乳、妊娠、仔
              猪生长发育、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发热过程,出现相对性供应不足或缺乏。
                   2.继发性维生素 B1 缺乏:是由于饮料中存在干扰硫胺素作用的物质,如患慢性腹泻等。
                   【症状】病初表现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生长缓慢或停滞,被毛粗乱、无光泽、皮肤

              干燥,呕吐、腹泻、消化不良,有的运动麻痹、瘫痪、行走摇晃,共济失调,后肢跛行,
              眼睑、颌下、胸腹下、后肢内侧水肿,虚弱无力;心动过缓,心肌肥大,后期皮肤黏膜发
              绀,体温下降,心搏亢进,呼吸促迫,最终衰竭而死。发病缓慢,病程长,多数超过 7~10d
              以上,临床上仔猪较成猪多发。


                                                           158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