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猪病防治
P. 169
少。由于肌肉蛋白的变性,使肌肉蛋白系水力下降,肌肉汁液渗出。肉温上升和 pH 值下
降可使肌膜变性、崩解,组织脆弱,致密性下降,导致肌肉柔软和切面松散。
血液乳酸和丙酮酸的含量均升高。乳酸含量可高达 27.75~33.3 mmol/L,甚至达 47.18
mmol/L,正常值低于 11.1 mmol/L。血液 pH 可从正常的 7.4 降至 7.0 以下,动脉血中的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氧的消耗增加,比正常多 2~3 倍,血糖升高。血清钾、磷和离子钙水
平升高,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活性升高。
【诊断】根据病史,急性休克样症状以及肌肉颤抖和体温迅速升高,心动过速和肌肉
僵硬等症状作出诊断。此外可通过氟烷攻击试验、运动试验及血型鉴定实验等方法确定是
否为应激猪只。
本病应注意与猪的其他突然死亡加以区别,如热射病、产后低钙、维生素 E 和硒缺
乏引起的桑葚心及仔猪恶性口蹄疫等,可从病史、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特征以及防
治措施的效果等方面加以综合分析。
【治疗】猪群中如发现急性应激综合征的症候,应立即改变不良环境,给予充分安静休息,
用凉水浇洒皮肤,症状不严重者多可自愈。对皮肤已发生紫绀、肌肉已僵硬的重症病猪,
则必须应用镇静剂、强心药、抗应激药以及抗酸药物。
骨骼肌松驰药硝苯呋海因 1~3mg/kg 体重,静脉注射;氯丙嗪 1~3 mg/kg 体重,肌内
注射;或安定注射液 1~7mg/kg 体重,肌内注射,有较好的抗应激作用;水杨酸钠、巴比
妥钠、盐酸苯海拉明等也可选用;解除酸中毒,可用 5%碳酸氢钠溶液,每头猪 100 mL,
静脉注射。应用强心药及抗心律失常药,如普鲁卡因酰胺可以有效控制急性应激的发作。
【预防】
1. 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应激因素。
2.注意选育繁殖工作 胆小神经质、难于管理、容易惊恐、皮肤易起红斑、体温升高、
外观丰满的猪,多为应激敏感型,最好不要选作种用。必要时,检测全血或血清肌酸磷酸
激酶以及进行氟烷筛选试验,进而从种猪群中将这类猪淘汰。
3.在预期应激发生前,应用抗应激药物。
(1)延胡索酸是提高猪抵抗力和预防猪应激反应不良后果的最佳药物之一。按
100mg/kg 体重,母猪分娩前后连续投药 10~15d;哺乳仔猪断奶前后连续投药 10~15d;小
猪在被送到保育群前后或疫苗接种前后持续投药 7~15d。
(2)维生素 A、维生素 E、维生素 C 和微量元素硒,均有提高猪抗应激能力。
以上方法对断奶、转群等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3)氮哌酮注射剂。用于防治猪应激可分三个档次,低剂量(0.4~1.2mg /kg 体重),用
于防运输应激;中剂量(2mg /kg 体重),可使猪躺下,嗜睡,但催赶时仍能走动;高剂量(肥
育猪 4mg /kg 体重,小猪 8 mg /kg 体重),可使猪镇静倒下,站不起来。但大公猪用量不宜
超过 2mg /kg 体重。所有剂量只能作肌内注射,否则无效。本品用于防止猪混群时争斗、
咬尾症、 嚼耳症、母猪产后残食仔猪等均有效,可在 2~3h 内发挥药效,并大约在 16h 左
右从组织中排出,故上市猪一般要在宰前一天使用。
(4)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用量为 1~3mg /kg 体重,肌内注射;或用 5%静松灵注射液
0.5~1mg /kg 体重,肌内注射;或用安定注射液,0.55~1mg /kg 体重,肌内注射;亦可用片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