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猪病防治
P. 72

1.与免疫缺陷有关的临床表现。
                   (1)低致病性微生物或弱毒疫苗引起疾病;
                   (2)反复感染不寻常的难以控制的疾病;

                   (3)不能充分对免疫接种作出应答;
                   (4)不明原因的感染或死亡,同窝仔猪中至少一头以上;
                   (5)猪群中同时发生多种疾病综合征。
                   2.继发性免疫缺陷的常见原因。

                   (1)仔猪不能从初乳中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
                   (2)过冷、过热、拥挤、混群、断奶、限饲、运输、噪音和约束等养猪生产过程中
              常见的应激因素可抑制动物免疫功能,导致发病率升高。

                   (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感、伪狂犬病、猪瘟以及猪圆环病都被认为与免疫
              抑制有密切关系。国外将引起这些疾病的病毒归为一类新的病毒因子——免疫抑制病毒。
              这些病毒不但能引起本身固有的疾病,更重要的是能引起猪群特别是仔猪和生长猪群的继
              发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猪肺炎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猪附红细胞体、衣原体、猪
              弓形体也会引起猪的免疫功能下降。
                   目前最主要的免疫抑制疾病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圆环病。
                   (4)营养不良和过饲均可导致免疫功能受损,由于蛋白质和能量的缺乏或过剩,维

              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相对失衡,均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尤其是要保
              证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的最适需要。保证最佳免疫功能所需的关键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维
              生素 A、C、E 和 B 族维生素,铜、锌、镁、锰、铁和硒。这些成分的平衡尤为关键,一
              种成分的不足或过量会影响另外一种物质的吸收或需要。

                   (5)免疫毒物  许多化合物包括重金属、工业化学物质、杀虫剂和霉菌毒素会损害免
              疫系统,即使在低剂量(并不表现其它中毒症状)下,就使动物易发感染性疾病。现代养
              猪生产过程中,霉菌毒素的存在是常见的免疫抑制因素。

                                                   四、免疫失败


                   免疫过的动物仍然发病称为免疫失败。可能有以下原因:
                   1.免疫力产生之前发生感染   疫苗接种后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产生有效免疫应答。如
              果动物在免疫前或免疫后不久遭受到感染,这时疫苗没有充分的时间诱导产生有效的免疫

              力,发生临床疾病,从而导致明显的免疫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疾病症状会在接种后不久
              出现,被误认为是免疫导致。
                   2.疫苗失效   疫苗的运输、贮存、用前处理或接种不当,会影响疫苗的活性以至失效。
              即使在正常健康动物体内也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3.母源抗体的存在   母源抗体不但能抵抗强毒的感染,对疫苗尤其是弱毒苗有中和作
              用,阻止动物对免疫做出充分的应答。
                   4.免疫抑制因素的存在  如果免疫抑制发生在免疫期间,那么接种不会诱导产生充分
              的免疫应答;如果免疫抑制发生在接种之后,那么即使机体曾对原来的疫苗产生过充分的


                                                            65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