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猪场生产管理手册
P. 108
2.实验室检验材料的选取、包装和运送
(1)实验准备
①器材:剥皮刀、剖检刀、手术剪、镊子、手术刀、酒精灯、试管、注射器、
针头、青霉素瓶、广口瓶、高压灭菌器、载玻片、灭菌纱布、脱脂棉等。
②药品:3%来苏儿、0.1%新洁尔灭、5%碘酊、75%酒精。
③新鲜的动物尸体。
④其他:工作服、口罩、帽、擦镜纸、毛巾、肥皂、脸盆、火柴。
(2)病料的采集、固定、送检包装和运送方法
病料采集工作程序和操作要求见表 4-4-1。
表 4-4-1 病料采集工作程序和操作要求
工作 操作要求
程序
采 1.基本要求:无菌操作,所用的容器和器械都要经过灭菌处理,防止被检材料的外来污
样 染和病原扩散。
准 2.取料时间:原则上病猪死亡后 6h 以内。剖开胸、腹腔后,先取病料,再作检查,以
备 减少肠道和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病料。
采病料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按照怀疑的疾病范围采集病料,否则应尽可能地全面采集
病料。采取病料的方法如下:
1.实质器官(肝、脾、肾、淋巴结)。先将剪刀在酒精灯上烧灼灭菌后,烧烙取材器官
的表面,再用灭菌的刀、剪、镊从组织深部取病料(1~2cm),放在灭菌的容器内。
2.血液、胆汁、渗出液、脓汁等液体病料。先烧烙心、胆囊或病变处的表面,然后用灭
菌注射器插入器官或病变组织内抽取,再注入灭菌的试管或小瓶内,同时应作涂片 2~3
张。猪死后不久血液就凝固,无法采血样,但从心室内尚可取出少量(多数为血浆)。
采
样 若死于败血症或某些毒物中毒,则血液凝固不良。
3.全血。无菌操作采血 3~5mL,盛于灭菌的容器内,容器内预先加抗凝剂(3.8%枸橼
操 酸钠或 10%乙二胺四乙酸钠)2~3 滴,轻轻振摇。
作
4.血清。无菌操作采血 3~5mL,置于干燥的灭菌试管内,经 1~2h 后即自然凝固,析出
血清。必要时可进行离心,再将血清吸出置于另一灭菌的小管内,冻存备用。
5.肠内容物及肠壁。烧烙肠道表面,用吸管插穿肠壁,从肠腔内吸内容物,置人试管内,
也可将肠管两端结扎后送检。
6.皮肤、结痂、皮毛等。用刀、剪割取所需的样品。主要用于真菌、疥螨、痘疮的检查。
7.脑、脊髓等病料。常用于病毒学的检查,无菌操作法采集病死猪的脑或脊髓,冻存备
用。
1.及时取材,及时固定,以免自溶,影响诊断。
2.选取的组织不宜太大,一般为 3cm×2cm×0.5cm 或 1.5cm×1.5cm×0.5cm。可先切取
病 稍大的组织块,待固定一段时间(数小时至过夜)后,再修整成适当大小,并换固定
料 液继续固定。常用的固定液是 10%福尔马林,固定液量为组织体积的 5~10 倍。容器可
固 以用大小适宜的广口瓶。
定 3.将固定好的病理组织块,用浸渍固定液的脱脂棉包裹,放置于广口瓶或塑料袋内,并
将口封固,再用棉花包装入木盒内寄送。此时,应将整理好的尸检记录及有关材料一
同寄出,并在送检单中说明送检的目的和要求。
包 1.涂片自然干燥,在玻片之间垫上半节火柴棒,避免摩擦。将最外的一张倒过来使涂面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