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猪场生产管理手册
P. 146

病原疗法应用范围广,包括大多数传染病和寄生虫、全身或局部感染性疾病,
                 某些营养缺乏和代谢紊乱性疾病,某些中毒病,某些宜施行手术根治的局部或器官
                 病变等。

                      ④微生态平衡疗法   在正常情况下,动物胃肠道内的各类正常细菌处于相互协
                 调和相互制约状态,保持一定的平衡(菌群平衡),正常菌群对致病菌的入侵有一定
                 程度的颉颃作用。如果猪患病、生活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或受某些应激因素的影响,
                 尤其在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后,会发生菌群失调,表现为腹泻症状难以治愈。应用
                 微生态制剂治疗肠道感染性疾病,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在内服微生态制剂时禁用抗
                 菌药物。

                      (2)针对猪体的治疗方法


                      通过增强非特异性抵抗力,调整和恢复生理机能,对提高抗感染能力,促进机
                 体恢复健康的方法。


                      ①加强护理    在隔离治疗期间,应有专人管理,保持猪舍必要的温度、良好的
                 通风环境,给予新鲜、易消化的饲料,供给充足的饮水。

                      ②对症治疗   根据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退热、强心、利尿、清泻、止泻、
                 防止酸中毒等药物,可减缓划消除其主要症状,切断疾病发展过程中恶性循环的锁
                 链,阻止病程发展,在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特别是对某些急性经过的病例,
                 应及时地采用对症治疗,以缓解病情,争取时间,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条件,正所谓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对症治疗要分清症状主次,抓住影响理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导环节,不能一见
                 发热就解热,一见疼痛就止痛。

                      ③增强免疫   研究发现应用咪唑类化合物如左旋咪唑、甲硝唑、西咪替丁等可
                 以显著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 E 是天然的抗氧化剂,
                 可以防止组织细胞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保护细胞的完整性。免疫增强剂用于感染
                 性疾病时会提高治疗效果。

                      对症治疗最重要的手段是药物疗法,此外还有某些手术疗法、营养疗法、物理
                 疗法等。

                      (3)病理机制疗法

                      包括各种刺激疗法和调节神经营养机能的疗法。

                      ①非特异性刺激疗法    如蛋白疗法、自家血疗法、同质血或异质血疗法等。

                      ②调节神经营养功能疗法    如保护性抵制疗法(应用某些麻醉、镇痛、镇静剂
                 抑制疼痛性疾病)、封闭疗法、饥饿疗法等。

                      (4)外科手术疗法

                      在现在养猪生产中,脐疝、阴囊疝、直肠垂脱、难产时常发生,及时通过外科
                 手术处理,是必要的。

                      仔猪对疼痛耐受力良好,如果技术熟练,仔猪的小型手术(打耳号、剪犬齿、

                                                           115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