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9 - 猪场生产管理手册
P. 149

也很少发生拮抗现象。此外,在联合用药中要注意防止在相互作用中由于理化性质、
                 药效学、药动学等方面的因素,而可能出现的配伍禁忌。为了合理而有效的联合用
                 药,最好在临床治疗前,进行实验室的联合药敏试验,以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 concentration index,FIC)作为试验结果的判断依据。并以此作为临床选用
                 抗微生物药联合治疗的参考。

                      FIC 为抗菌药药效学(PD)参数之一,是两种抗菌药的联合药敏(两种抗菌药
                 同时使用时,可出现协同、颉颃、无关和耐药四种情况)指标。FIC 指数的计算:FIC
                 指数=MIC 甲药联用/MIC 甲药单用+MIC 乙药联用/MIC 乙药单用。


                      FIC 指数判读标准:当 FIC≤0.5 为协同作用(抗菌活性显著大于各单药抗菌活性
                 之和),0.5~1 为相加作用(抗菌活性稍强于任一单药),1~2 为无关作用(抗菌活性
                 不受影响),>2 为拮抗作用(抗菌活性被另一种药物削弱)。


                       (五)猪群免疫抑制的防控



                      生产中猪病多以数种病原“混合感染”的形式发生,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究其原因主要是养殖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一些因素,引起免疫抑制导
                 致猪群免疫力低下。

                      1.引起猪群免疫抑制的原因分析

                      (1)初乳不足:仔猪未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
                      (2)应激因素:过冷、过热、混群、断奶等应激因素抑制机体免疫功能。

                      (3)病毒性因素:PRRS、PCV-2、SIV、PRV、HCV 均可导致免疫抑制。

                      (4)细菌性因素:猪肺炎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猪弓形体、猪附红体、衣原体都能引起免疫功能下降。

                      (5)营养不良或过量饲喂:某些维生素(如复合维生素 B、维生素 C 等)和微
                 量元素(如铜、铁、锌、硒等)是免疫器官发育,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受体表达、
                 活化及合成抗体和补体的必需物质,若缺乏或过多或各成分间搭配不当,会诱发免
                 疫缺陷。

                      (6)免疫毒物:霉菌毒素、重金属、杀虫剂或工业化学物质损害免疫系统。

                      (7)药物使用不当: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长期滥用四环素类等
                 抗生素,都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受损,造成免疫抑制。

                      2.免疫抑制的危害

                      (1)疫苗免疫失败。猪群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直接导致的危害就是疫苗免疫失
                 败。

                      (2)猪群抗病力下降。免疫抑制因素的存在,可导致猪群抗病力明显下降,引
                 发一些条件性疾病。如猪群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后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或
                 传染性胸膜肺炎,而且在免疫抑制状态下,抗菌药对细菌病的治疗效果很差,因为
                 病原菌的清除依赖于机体的免疫系统。
                                                           118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