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退休3.0:高齡教育與高教轉型
P. 85
第二章
82 高齡教育的創新模式 - 樂齡大學的回顧與前瞻
壹、高齡社會下高齡教育的重要性
人口高齡化的現象是世界先進國家的趨勢,根據聯合國教
科文組織 (UNESCO) 的定義,當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
口的比率達 7% 時,即達「高齡化社會」門檻,該比率提高
到 14% 時,則稱為「高齡社會」,再提高到 20% 時,即邁入
「超高齡社會」。我國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率
從 1993 年 7.1%的「高齡化社會」到 2018 年將達 14.6%,已
經進入「高齡社會」,老化速度約為 25 年時間,遠比歐美先
進國家快速;內政部 (2018) 預估再 8 年,即 2026 年,臺灣的
高齡人口將達到 20%約 473.6 萬人,成為「超高齡社會」。
我國在人口結構上老化速度非常快,不比歐美先進國家約
有 50-100 年的因應準備時間,少子高齡化現象所帶來高齡人
口的醫療、健康、照護、福利及教育等問題,已日益急迫。
參考各先進國家在因應高齡社會的來臨,重要的對策之一就
是「學習機制的建立」與「學習機會的提供」,若能藉由教
育提升「第三年齡」中高齡者持續學習成長和發展,一方面
協助高齡者適應家庭角色轉變、再就業或擔任志工等新角色
的發展;另一方面,亦可幫助高齡者追求心靈的成長,開發
潛能,體現生命價值,進而防止晚年期生理、心理和社會機
能的衰退,降低國家安養照護、醫療保健等財政負擔。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