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鏡報2018年5月號
P. 63
領與示範作用。隨後的20年,珠江三角洲的一系列
城市: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中山、江門、佛
山等迅猛發展,成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和主
體,也成為當時中國區域經濟中最具生機活力的重
要增長極之一。
時間進入二十一世紀,隨着上世紀90年代末長
三角經濟快速崛起,珠三角優勢正在逝去。令廣東
最焦急的是這樣一個對比:2002年,固定資產投資
和利用外資總量江蘇省首次超過廣東。這個資料表
明:廣東將投資與利用外資的「全國第一」位置拱
◆廣東歷經40年改革開放建設,應善用其探索精神促使大灣區的潛力有
手相讓。特別是廣東投資總量15年來首次讓出榜首 更加強大的增長。圖為廣州市。
位置,讓江蘇奪去了「第一」。另外,江蘇2002年 步提升粵港澳合作水平提供了新機遇。據經濟學家
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元,逼近廣東。廣東總量指 分析,從2003年至今後的十年至二十年內,包括
標開始「淪陷」,這無論如何讓廣東人坐不住了。 廣東、香港、澳門在內的「大珠三角」將發展成為
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03年上半年主要指標來看, 世界最具活力的經濟中心之一。據資料顯示,僅香
長三角與珠三角之間已形成你追我趕,各領風騷的 港、澳門、廣州、深圳和珠海5個城市2002年的GDP
局面。其中,國內生產總值:長三角15個城市GDP增 就比長三角15個城市的總和還多590億元,再加上珠
速的均值為14.0%。珠三角9城市GDP增速的均值為 三角其他城市,「大珠三角」的整體競爭力將大為
14.3%。 增強。
珠三角要在下步的發展中不甘落後,除了自我 儘管如此,但「大珠三角」仍有自身的局限。
的調整,還需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專家分析認為,粵、港、澳,經濟實力雄厚,但經
濟腹地小。與長三角相比,珠三角自身面積不大,
從「小珠」到「大珠」到「泛珠」尋求突破 周邊山地環繞,基礎設施延伸與發展空間拓展存在
在此情況下,大珠三角應運而生。大珠三角, 較大阻力,與周邊省份的廣泛協作尚未形成。要
包括廣東、香港、澳門,這一區域有廣州這一華南 想在下步的發展中不落後,拓展發展腹地是必然
大都市,深圳、珠海兩個特區,香港、澳門兩個特 選擇。此時,泛珠三角跨上舞台。泛珠三角包括:
別行政區,這一區域攜手的效應是中國其他任一區 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
域無法比擬的。 貴州、雲南九個省區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中,數萬港澳客商陸續到毗 區,簡稱「九加二」。泛珠三角九省區的面積為中
鄰的廣東,特別是珠三角地區投資開工廠,使廣東 國的五分之一,人口的三分之一,經濟總量的三分
發展成為全球重要的製造業基地,而香港也借此成 之一,加上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泛珠三角
功轉型為服務業為主的國際商貿之都。 區域在中國佔據重要位置。2003年7月,時任廣東省
到2003年,中國改革開放進入25周年之際, 委書記張德江提出這一概念。甫一提出,就得到其
粵港高層考慮的是,香港服務業和廣東製造業強項 他八省及香港、澳門的積極回應。
如何配合,從而在全球經濟中建立粵港經濟合作體 從港、澳微觀經濟來看,泛珠三角合作,一方
的競爭優勢。此其時,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內地 面,將為港澳製造業轉移提供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和
與港、澳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的簽署,為進一 土地資源,為港澳剩餘資本提供便利的「出口」,
2018年5月 鏡報月刊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