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货币的真相
P. 18

当时间来到春秋战国时期,古中国的文明已经到达非常高的程度,我们现在所熟

                   悉的《易经》、《道德经》、儒家学家都诞生于这个时期。这个时期,也是我国历史

                   上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大变革时期。
                        由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以物换物已经消失于正常的商业往来,生产力的提高使

                   得可交易的物品也大量增加,甚至于人也成为可以进行买卖的一种商品,导致货币的

                   需求开始出现快速的增长,相关采掘技术与冶炼技术的发展,为货币的铸造提供了必

                   要性和便利性。

                        问题来了!我们知道周朝到后期,它的影响力日渐式微,诸侯各国各自为政,社

                   会与经济也自成体系,处于一种半封闭半开放的状态。这个时候,每个诸侯国的自然

                   禀赋不一、本身的采掘技术与冶炼技术也是各异。

                        由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指挥者,那么,大家想自私自由发挥就自私自由发挥

                   吧。所以,各个诸侯国的货币那是一个混乱,不仅外观各异,就是币制也是你玩你的、

                   我搞我的,但是,我承认你的、你也使用我的,相互之间可以流通,从而形成多币制

                   和多币型长期共存并用的特殊局面。

                        这个时期的货币从形状和分布上分为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四种。

                        1,布币是以农具铲为型的铜质货币,也叫铲币,从出土情况看主要流通在周王
                   朝都城及晋、郑、宋、赵等太行山西麓地区。布币按照形状又可分为空首布和平首布


                   两种。空首布是完全按照农具铲的形状制作,平肩平底,柄部还有安装本把的圆洞,
                   最初的空首布大小与农具相同,后来逐渐缩小。

                        2,刀币由商周时期的工具青铜削演变而来的,所以刀币的柄端均有环,柄上有

                   裂沟,形状上有针首刀、尖首刀、圆首刀、弧背刀等,主要流通在东方的齐、燕等地,

                   后来又发展到赵、中山等国与布币并存。

                        3,圜钱是按照王壁环的形状制作的外为圆形中间有圆孔的铜钱,主要铸行于魏、

                   秦等地。战国后期,秦、齐、燕等国又铸行了圆形方孔的圆钱,并第一次以金属的重

                   量作为钱的单位。

                        4,蚁鼻钱是由贝币形状演化而来的铜币,其背面扁平,正面突起,上面铸有阴

                   文,观之鬼头鬼脸,故称鬼脸钱,主要铸行于楚国。

                        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少量的金银货币,不过流通范围很小。除了货币的外形与币制

                   的多样化,这一时期货币的另一个特点是币文极其混乱。




                                                              18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