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4 - 外贸主业政策及法规文件汇编
P. 614

在现有跨境电商服支撑体系中,逐步优化如跨境支付、物流、收结汇等服务体系。在跨境支付方面,支持支

          付服务企业发展允许试点支付企业办理境外收付汇和结售汇业务。外汇管理局在接收在线交易订单、支付记
          录与实际通关信息并验证电商货物交易真实性后,可不将该笔交易的外汇金额记入个人客户结售汇总额,并

          允许支付企业集中办理付汇相关手续。



          在保税区、通关、检验检疫、工商等与跨境物流配送相关环节,制定调整优化措施,进一步完善有关管理规

          范,推进贸易便利化,促进国内物流快递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鼓励大型国际快递企业与国内电子商务企业、
          物流配送企业实施多元化配送模式尝试。出台跨境物流配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促进跨境物流配送企业提质

          增效。



          政府部门在制定跨境进口海关税收政策时,能在不影响和冲击当前跨境进口电商市场的同时,促进跨境进口

          电商行业健康发展。可以优化海关商品通关流程,区分于传统进口,精简程序并完善为跨境进口电商单独制

          定合理的商品税制及退税等相关规定,缩短物流时间以提高跨境电商效率。



          建议四:加大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力度




          随着我国多边贸易的发展,商贸服务“本地化”的需求愈发重要。由于跨境电商不同于传统的电子商务,涵

          盖的专业知识面更广,对熟练掌握跨境电商所涉及到国家的非通用语言(特别是东盟国家小语种),又熟悉
          跨境电商平台和基本外贸知识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更为紧迫。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赢动教

          育CEO崔立标建议政策要指引因地制宜通过整合各高校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外语专业的资源,加大外语专

          业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与外跨境电商企业联合,共同建立实训基地,着重培养具有外语基础又有
          跨境电商专业知识的复合型跨境电商应用人才。




          跨境电商经营汇率风险的防范应当从基层的营运人才入手,坚持推动相关领域教学体制的创新改革,探索有
          效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与引导本科院校及高职大专院校增加培养实务型人才的比例,尽快设立独立的本科

          及高职教育专业,组织业内专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标准。在专业教学管理体制上,可以适当降低高校

          实训教学队伍的学历门槛,鼓励在跨境电商实战运营领域特别是汇率风险管控防范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业
          界精英担任正式编制或兼职教师,这将有助于提高相关专业毕业生的风险管控意识与经营风险防范能力。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思亿欧创始人何旭明表示,人才是任何事业最重要的前提,跨境电商是近几

          年才出现的新概念和新业态,此前并没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多数还是传统的外贸人才在新的形势下摸索着学

          习和前进,并无太多理论和实践经验可借鉴。我国跨境电商尽管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无论从全行业的宏观
          情况,还是就企业的微观实践角度,都遇到了瓶颈和新的问题,这些都在呼唤新型跨境电商人才的诞生。从

          理论基础、知识架构和培养模式上,我们都建议有更好的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从企业的需求出发、让企业参
          与培养、最后将优质的人才输送至企业。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